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孩子不再留守,让老人得到照顾”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1-28 11:11   https://www.yybnet.net/

 

“广东山长水远,开销大、挣得多、花得也多。现在我每天认认真真做9个小时,一个月最少也有1500元,正常情况下能挣3000多元,多劳还能多得。”一名女工在一旁搭腔,“这多亏了罗老板,我们的工厂,是他拉来的。”

大家嘴里的罗老板,是公司的总经理罗延延。

今年36岁的罗延延是土生土长的汪甸人。11年前,他背井离乡,前往广东深圳打工,2010年,他说服老板,将工厂办进了自己的家乡。

“我知道背井离乡有多辛苦,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把工厂拉到家门口来办,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留守,让老人家得到照顾。”20世纪90年代末,罗延延与妻子像其他务工者一样,追随着家乡的打工潮去到广东深圳,进入了深圳美达电感厂,成为电子元件加工流水线上的“机械手”。“我们在公司里一呆就是6年,从普工做到管理,学到了技术和经验,也跟老板结下了友谊。”罗延延说,电子元件加工,需要繁琐复杂的手工制作,女性在这方面的优势大于男性,当时厂里有一百多人,最后坚持下来的男员工只有罗延延和另一位老乡。

起初因为没有什么过人的手艺,所以老板并未过多留意罗延延,给他安排的也是繁重的粗活,但他任劳任怨。之后,老板被他的勤快、诚恳和好学打动,让他帮忙打理厂里的一些事务,得到信任和重用后,罗延延的“野心”也就大了,2009年底,他建议公司领导到老家汪甸瑶族乡汪甸村投资办厂。当时,恰逢金融危机过后,珠三角、长三角一度陷入用工荒,“我们村能务工的人多,高速公路、铁路、二级路都通了,交通便利,加工好的零件通过快巴第二天就可以发回厂里。”罗延延说。

确实如此,只需要付出相对实惠的厂房租金,重要的是还有充足的劳动力……不久,公司领导在罗延延的引荐下来到汪甸村考察,并最终决定在汪甸瑶族乡创立分厂,由总厂提供设备、技术和原料,并负责销售。罗延延是汪甸分公司的股东之一,负责租用厂房、招募工人等事宜,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罗延延至今还记得建厂初期他们贴出招工启事时的情景,一大早,小小的办公室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只招50人,报名的却有200多人。”刚成立的小公司,无法消化这么多劳动力,罗延延他们只好按照年龄、先来先到的原则筛选,暂时没被选上的大姐们落寞的神情令他久久不能忘记,“后来,我改变了主意,让他们留下姓名、地址、联络方式,承诺只要公司规模一上去,需要招人了,一定给他们打电话。争取让报名的每个人都在家门口工作。”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得到了工作机会。

而今,公司的210多名员工全部是来自该乡的劳动妇女,公司月产量达到800多万颗粒,2015年销售收入高达20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选择亲情 □秋水萤光

父亲对于是否搬家很纠结。常年领导小村子的生产生活事务,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久不久听组织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就算没有练就一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孩子不再留守,让老人得到照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