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兴忠 本报通讯员 梁宗阳 刘 华 文/图
在防城港海湾新区,城中有海、湖、岛、沙滩。晚上漫步沙滩,吹着海风,看过充满现代气息的桃花湖园和有古代元素的伏波文化公园,顿时有时光交错之感。在这里,可以听到南腔北调的声音,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精致。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口音,汇聚在一起,为这个美丽的海湾城赞叹。
A 绿色 海湾新区的主色
规划的海湾新区,拥有4个天然岛屿,几千亩的原生红树林,80多公里曲折美丽的海岸线,游人如织的美丽沙滩,湛蓝海水以及栖息的大群白鹭,构成天人合一的环状水系和生态体系。
从高速公路驶进港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往东不到10公里便是成千上万鹭鸟齐聚之地白鹭园;向南行,便是延绵几千亩的渔洲坪红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碧绿。从海洋文化公园到渔洲坪红树林,仿佛一条吐新纳旧的“绿肺”,使城市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湿润。
没有环保的城市,就不会是宜居城市。防城港市领导班子一直把环保问题当成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绝不能以破坏环保换取经济发展,更不能因城市建设而破坏生态。市委书记金湘军在城市发展会议上多次强调:“搞城市建设最忌让人窒息的水泥森林,防城港有天然优势,红树林、蓝色海湾、美丽沙滩,应该利用这个优势,造出一个绿色生态海湾新区出来。”
“绿”成了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要义,市倒水坳桥至针鱼岭桥2600米,全部建沥青绿道,绿道铺设、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今全部建成。中心区“三横两纵”路网1号东段绿化提升工程,全长1.2公里,绿化面积约4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中分带及侧分带绿化……不管路网还是项目,均以“绿”字当头。
城因绿而秀,绿因城而灵。今天,防城港海湾新区既有生态的绿,也有建设中的绿,在“绿”的映衬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B 文化 新区内涵丰富
过去的“文化沙漠”“见港不见市”之类的偏见,被现在的伏波文化、京族文化、海洋文化等取代。
在海洋文化公园内,雕在景观石中的100幅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孙中山等名家名人的书法作品体现了海洋文化,在伏波公园、龙马公园、簕山古渔村等,则直接让你感知到当地厚重历史,在簕山古渔村,神秘幽美、遗世独立,通过声、光、电和仿古建筑淋漓尽致地表现边陲文明远古历史,展示的是几千年前这里的渔民靠海、吃海创造的独特文化。
家住河南的白先生来港城看望在此工作的女儿。一踏进港城,被这里的海洋文化所吸引,他说:“看到湛蓝的海洋,美丽的城市,似有从沙漠来到绿洲之感,更让我感慨的是京族姑娘在一根弦里弹奏出丰富的旋律,有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在博物馆内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展现的《大海故乡——广西东兴京族文化展》,京族文化竟然如此博大。”
和他同样感受到海文化的是来自江西的赖先生。他在白浪滩的谭篷古运河遗址前,觉得在宁静中有一种历史的厚重,周围似乎不是沙滩,而是融合了历史文化元素。
现在的海湾新区建设,不管是景区还是城市公园,都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每个景区、社区和公园,都赋予浓郁的历史文化,让城市处处显现文化内涵。
新闻推荐
泗县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打造“创业福地、运河名城、美好乡村、幸福家园”,高度凝聚起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正能量。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