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讯(通讯员黄润田何燕军邱永新)今年以来,岷县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着力培育“岷州药农、岷州工匠、岷州巧女、新岷商”等岷县特色人才品牌,助推精准脱贫。
围绕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立足“中国当归之乡”“千年药乡”和全省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先试试点县优势,岷县大力培养当归、党参、黄芪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人员。引导药材加工企业定向培训药材加工技术,提升药材加工水平和生产效率,发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优势。截至目前,已有26个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了中药材标准化基地43个,带动5600多户群众参与其中。同时,该县整合县人社、农牧、科技部门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中药材育苗、种植、田间管理等农业科技培训78场次,培训群众8400多人,并通过***“岷州药农”市级示范培训班,对有中药材培训需求和发展意愿的10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能力,实现了“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益。
为着力培育“岷州工匠”,该县集中力量,对有一定从业经验或从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瓦工、钢筋工、架子工、水泥工、木工等工种的技能培训。依托县内洮砚、铜铝等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大力挖掘洮砚制作、铜铝铸造等文化产业,累计举办培训15期,培训学员700多人。该县还成立岷县中蜂养殖协会,建立中蜂养殖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推行“协会+基地+农户”形式,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已累计带动3600多户群众养殖中蜂3万多群。同时,该县对有资格准入限制的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输送所需人才,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岷州工匠”人才队伍。
服务妇女群体,着力培育“岷州巧女”是岷县培育人才品牌的又一举措。针对县内有较多妇女从事手工编织、餐饮、酒店服务业的实际,该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省、市妇联“陇原巧手”项目,充分发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手工编织带头人等巧手的引领作用,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形式,重点开展以编制中国结、制作水晶花、穿珠、十字绣、编织鞋垫等地域文化产业以及服装缝纫加工、餐饮、酒店服务、美容美发、保健护理、家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岷州巧女”培训活动,培训骨干妇女1000多人,进一步拓展农村妇女就业渠道,解决了全县留守妇女、居家妇女创业就业难问题。
着眼创业发展,岷县还大力培育“新岷商”。为了进一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该县成立电子商务发展协会,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电子商务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九、全市第一的优势,开设“药香岷县”微信公众平台,采取到浙江丽水、陇南成县“走出去”,与邀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学院教授举办讲座等“引进来”相结合形式,以及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讲解与店主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举办“新岷商”培训班11期培训群众26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电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造就了一批经营理念新、服务方式新的电商人才。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