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密集时代,很多谣言的出现会令人觉得非常“无语”。比如最近关于秋裤的一条,就显得很戏谑。
今年北方的秋天貌似比往年来得更凛冽些。早在国庆假期,我国北方地区接连受两股冷空气影响,不少地方降雨降温。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随着秋意渐浓,温度骤降,很多不扛冻的小伙伴已经早早地把秋裤穿起来了。秋裤作为御寒神器由来已久,但近来却饱受诟病。为什么?因为很多关于该穿或是不该穿秋裤的传言,在朋友圈里经久不息的流传。
这个吐槽秋裤的流言指出,穿秋裤可以令人丧失抗寒基因,在秋裤的“溺爱”下,人的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会退化。只需要给三代人连续套上秋裤——大约是60年,该人群中腿部抗寒的基因就会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嚯嚯,这该是多么可怕的论断。干脆我们所有人,为了自己更为了子孙万代,都把秋裤烧了,以后就是冻成一根老冰棍,也永远不接受秋裤。
可是,这个传言真的合理、科学吗?
“人类进化是很多年的事情,不可能经过短短60年就发生改变,在我的知识框架里面,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可以遗传的是细胞内的核酸物质,包括DNA、RNA。”这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郭佳博士说的。
“我生长在南方,曾在国外也待过几年,一直没有穿秋裤,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不穿秋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陆军说,这就证明国人的抗寒能力并未下降,这与基因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天凉了,就加衣;天热了,就脱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秋裤很普通,就是一件御寒保暖的衣物而已。犯不着因为它很出名,就生编乱造一大堆的故事,强迫到它身上。无论有意或蓄意,都是一种“伤害”。
谣言止于智者。不仅是秋裤,我们每天接触的各类传言谣言还少吗?而你我,是否就是其中一位传递者?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10月21日电南京市政府21日发布信息说,南京长江大桥将于10月28日22时起封闭维修。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建成,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