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澈尿:提示慢性肾功能不全
除了形态,尿液的颜色变化也能预示肾脏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尿液是清亮、淡黄色的。若是出现无色、透明的尿液,那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若只是偶尔因喝多了水出现“清澈尿”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在不改变饮水量的前提下,尿液一直是很清亮、无色的,那就说明出现了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的浓缩功能下降——即我们常说的“憋尿能力不行”。
还有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我们在喝水少的时候,尿液会变深,有时会出现深褐色,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正常饮水,尿液却长期是深褐色的,那就要小心了,这是慢性肾衰竭的标志之一。
3.浑浊尿:小心泌尿系感染
有种尿是浑浊的,奶白色的,在医学上叫乳糜尿,一些含有细菌、盐性成分的菌尿也会有类似的性状。浑浊尿里的浑浊物就是一些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它的出现多提示患有肾炎,并兼有细菌感染,尤其是泌尿系感染。可别小瞧泌尿系感染,肾盂性肾炎就是尿道感染的一种。
另外,男性有时会发生排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的分泌物,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做“滴白”,此症状多伴有尿频、尿道刺激,以及腰酸痛、头昏、失眠等症状。这多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流出来的白色分泌物就是前列腺液。
4.血尿:可能是泌尿系肿瘤
尿的颜色鲜红,多是血尿。血尿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肾小球肾炎,一是泌尿系感染、结石,甚至肿瘤。血尿在女性、老年人群中较多。出现血尿时要判断健康状况是否严重受损,有一个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是否伴随尿痛。如有尿痛,多提示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相对来说是“良性”的,若是单纯血尿,并无痛感,那就要担心泌尿系肿瘤、肾癌的风险了。另外,对于后者,其血尿多是间歇性的、无痛的,且颜色偏暗,深红偏暗褐。人体若是长了恶性肿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切除,如果双肾都长了肿瘤,这个人就要靠透析机维持生命了。而且,肾癌非常容易转移到肝脏、肺、胃等脏器,导致全身性严重受损。所以,一旦出现血尿,我们就要提高警惕。
5.尿量与次数:不可忽视的参考
除了通过尿液的性状来判断肾脏健康状况,尿液的总量和次数也是重要的参考。
一个肾脏健康的人在夜间入睡后是很少需要起床上厕所的,因为肾脏有良好的尿浓缩功能,可以将水分重新吸收回体内。而且晚上睡觉时间肾脏需要排泄的尿量是可以在膀胱存储的,睡醒就可以排出体外。
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家夜里起来上厕所的次数会逐渐频繁。到60岁左右,人的白天尿量与夜间尿量的比值差不多可以到1∶1。老年人一般在夜间排尿2至3次,但夜里排尿的总量是基本不变的,平均为500ml(300~800ml)。如果年纪轻轻就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或尿液总量减少,那就要及时检查一下肾功能了。
8
《我是大医生:医生不说你不懂2》
作者: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组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我是大医生》节目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为读者全面讲解了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常见大病的自诊、预防与食疗等养生常识,包括食物中的明星与克星、厨房里潜藏的杀手、家居健康死角、五大减肥误区等等,希望能成为让读者放心的权威健康卫士。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明明白白。
新闻推荐
上图:晚稻收割前夕,李昌浩手持米王争霸赛冠军奖杯站在自家稻田前;下图:李昌浩将谷仓里的早稻谷盛出,十多天后谷仓里又将装满晚稻谷(拼版照片,10月12日摄)。今年年初,湖南省湘阴县城西镇南洲村李昌浩用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