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有光》立体封面
">《岁岁年年有光》立体封面
阿迟邦崖 文/图
就算是医学发达的今天,要活到111岁也非易事。周有光活到了,难得的是他还是当代中国硕果仅存的百岁学者。这朵奇葩在60年前是经济学家,30年前转型做了文字改革者,到耄耋之年又做起了文化学者,修为老而弥深,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真应了丰子恺评价老师李叔同的那句话“做什么,像什么”。
《岁岁年年有光》是周有光百岁之后对中国和世界进行的一次系统而缜密的探索,分为对谈和采访两部分,一共24篇。诚然,周有光的主导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走进世界,追赶现代。”所以,他即使不搞政治,也对国家发展,世界走向洞若观火,每一篇都彰显这位百年耆宿的人生智慧。周有光鲜明地指出:“一切要重新认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从中国看世界,而要从世界看中国。他也毫不隐讳:“中国生活缺乏物质,中国学术短于分析;西洋生活不缺乏物质,西洋学术不短于综合。”
周有光对时政分析入木三分。他关注社会制度的变迁,指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美国之所以兴起,主要是靠欧洲启蒙运动时萌芽的社会科学,然后才用先进的社会科学来发展自然科学的。他又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历史是不讲道德的,人类是从野兽变来的,都要人吃人。”所以,大同是理想,小康是实现。但仍认为,世界要用民主的方法团结起来,欧盟就是成功的例子。他也肯定资本家和经济学家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看待“中国经济腾飞”这个问题上,指出GDP不能讲总数。
第二大看点在于对文化的重新定位。周有光认为想要振兴中国文化,就必须重拾华夏文化。这当然不是指文化复古,而是要文化创新,以传统文化来辅助现代文化。主张批判儒学要留余地,最原初的孔孟儒学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只是后来被那些统治者利用了,儒学在今日应该要与现代化握手。同时,纠正了季羡林的“河东河西论”,他认为世界有四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而提出双文化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本国之外的各地方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的产物)。在教育学方面,他认为一个人必须要终身教育,百年自学,活到老学到老。如今的孩子课业太重,给体力、脑力和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强调回归他青年时所接受的教学方式,提升各科教育质量,自由发展业余爱好。
周有光坚持独立思考当下中国和世界的问题,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他写的文化散文和杂文十分接地气,显示了其深邃的历史慧眼和超然物外的胸襟。阅读《岁岁年年有光》之前,我本有顾虑。许多著书人笔底波澜,洋洋洒洒,可并不了解当下实际生活,却空谈年代久远、未曾亲眼见到过的事物。当然的确有很多真知灼见的文章问世,只是艰深难懂,让人望而生畏。直到掩卷,既没有认识作者本人的欲望,也没有读其余作的欲望。《岁岁年年有光》的谈话内容完全是建立在国情之上的,而周有光的论文写作与其文字改革者的身份一脉相承,语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没有故作深奥之语,连中学生都能看懂。他因此而笑称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科普工作者。
《岁岁年年有光》:周有光/著天津
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梅敏记者胡佳音)为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和风气,严肃全区乡镇人代会期间会风会纪,近日来,雁江区纪委监察局对全区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换届风气情况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全面督查。据悉,本次督查由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