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按照“有人就有工作标准,有事就有质量标准,有物就有管理标准”的工作要求,在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全面推行机关效能与服务标准化,铸造“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善于落实”的泗州人。
坚定不移地建设运河名城、水韵泗州,铸就新时期泗州梦。由县级中等城市向泗州市迈进,重疏泗州水系,建设运河名城,是泗州人内心期盼的泗州梦,更是我们城市建设发展最最重要的方向。为此,要突出规划引领,将古泗州文脉和水脉有效植入城市规划之中。加快城市建设,实施彩虹大道、滨河大道、303省道改建、全民健身中心暨体育馆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商业圈、高档住宅、综合市场等城市配套功能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疏通城市水系,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依托古运河,再现水景观和水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彰显水元素,构建水韵泗州、运河名城;组建运河新区,以运河为名片,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特色,建设以高端文化产业园为主题的运河新区;提升文化品位,挖掘运河文化、楚汉文化、泗州戏文化、红色文化底蕴。通过城市文化明显化、城市建筑主题化、城市经济名牌化,让运河文化在城市建设中“铸根塑魂”,将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高度统一,突出城市形象和鲜明特色。
坚定不移地扩大有效投入,构筑泗州产业。今年,我们开展了“有效投入突破年”,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扩大有效投入,构筑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一二三产多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一产方面,重点建设大路口山芋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刘圩现代农业示范园,发挥产业园区引领、推动和示范作用,促进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增收致富。二产方面,与浙江海盐县政府合作共建的泗海工业园,与国家广电总局合作共建泗州影视文化产业园,与浦东新区政府惠南镇共建高端文化产业园,把园区建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复合型产业园区,成为我县工业产业的龙头。服务业方面,按照每5万人一个现代商贸中心的标准,分别在不同区位开发建设商贸中心,各引进1家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商贸集团、物流企业,合理布局泗城商贸物流网络,繁荣城乡市场。在推动一二三产共同发展的同时,还把振兴壮大镇域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培育镇区支柱产业。
坚定不移地做惠民实事,建好泗州家园。认真实施33项民生工程,继续做好10件惠民实事,努力把惠民实事覆盖群众吃住行学医、生老病残困等方方面面,全面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将美好乡村建设,与“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集中对城区周边、省际周边、公路沿线、河湖沿线治脏治乱治差。在打造以104国道为纽带的美好乡村精品示范带的基础上,以“美丽宜居村庄”为载体,打造美好乡村示范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成思源学校、县人民医院新建和中医院迁扩建主体工程,启用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来访接待中心,加快全民健身中心暨体育馆建设,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大力推行“治安保险”和“技防进农户”等治安防控新模式,建设“平安泗县”。
本报记者 关小宇 王志新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史翔表示,宿州一定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虚心向大家学习请教,在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帮助下,继续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努力完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