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是众所周知的国际名牌,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许多产品出自皖北泗县。在泗县经济开发区,来自浙江省海盐县的一家服饰公司每月生产“阿迪达斯”运动服约8万件。
生产国际、国内名牌产品的企业为何偏偏相中一个皖北农业大县?原来,泗县县委、县政府创新招商模式,与浙江省海盐县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整体对口承接海盐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引来了成群“金凤凰”。
设立“工业园区”
整体承接产业转移
宽敞明亮的大型制衣车间,数百名员工一人一架舒适的工作台;22条流水线,同时生产22种款式服装;从半成品到高档成衣,不出半天即可“下线”。日前,记者来到泗县的“巴路漫服饰公司”,映入眼帘的是颇为壮观的生产场景。
这家浙江企业几年前在海盐县拥有员工上千名,后因劳动力缺乏和受土地、环境因素制约,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经海盐县政府介绍,该公司来到泗县考察,对这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以及投资环境十分满意。在泗县政府“保姆式”的服务下,公司从注册到投产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进入泗县以后,我们并非将原有生产线和设备原封不动搬过来,而是在泗县政府的帮助下,对技术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科技含量。”公司总经理万沈祥说着领记者来到自动裁床边,只见技术人员在电脑上设计好 “裁剪样式”、“裁剪速度”等格式,然后轻点鼠标,电动裁刀自动工作,96张面料一次裁剪成型。
“过去人工裁剪至少需50分钟,现在电脑裁剪不到20分钟,并且误差可降到最低限度。”裁剪组长蒋飞说。“去年,公司产值达1亿多元,上缴利税约1000万元,企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万沈祥毫不掩饰喜悦之情。
公司利润丰厚,员工福利也“水涨船高”。女员工季三勤告诉记者,员工平均月收入2800元,最高的达5000多元,并且都办理了“五险”。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三项文化工程为幸福插上“翅膀”5个图书馆免费开放14448场电影免费放映
本报讯 2013年,市文广新局共承担省市下达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三项文化民生工程。这三项文化民生工程开展以来,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