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回报桑梓,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2011年以前,二铺村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贫困村。2011年2月,二铺村由原大黄、二铺、大周三个村合并而成,有耕地7000多亩,人口6318人,是西二铺乡四个村中人数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村。
“看到沿海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再看看家乡二铺村多年没变化,心里很不是滋味。”西二铺乡二铺村党委书记孙宏富说。有着30多年的从商经验的孙宏富,致富不忘回报桑梓,心里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让父老乡亲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他决定竞选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11年8月,孙宏富如愿以偿地接任村党委书记职务,为实现自己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愿景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走马上任后,孙宏富带领村民们先后到山东寿光、河南民权等地参观学习,引导村民转变发展思路;和市美好乡村办公室的相关部门探讨发展思路,共同谋划本村发展方向。经反复论证,提出了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把二铺村建设成为埇桥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打造成宿州市的“西花园”的总体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谱写美好乡村建设新篇章
“健身广场上,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一栋栋徽式别墅, 190平方米只需缴十几万元的成本就可入住,咱能过上这种日子,连做梦都没想过。”二铺村的村民王晓玲高兴地说。
目前,二铺村确立了种植与养殖结合,集生态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为改变村容村貌,经过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建成了村落集中、错落有致、特色浓郁的现代村庄,村与组之间,巷与家之间全部浇筑水泥路面,总长度累计3400米,积极开展“三改”(改水、改厕、改圈)工作。投资建设综合文化站、敬老院和小孙家活动广场。为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提高群众素质,通过评比“和谐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把垃圾装起来、马路让起来、门前包起来、路面亮起来的“四个起来”等活动,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不到两年时间,二铺村实现了乡村建设质的飞跃,由一个贫困村成为埇桥区美好乡村建设的先进示范村,被首批纳入到全区31个试点村,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终端站点”、“西二铺乡综合治理一等奖”、“西二铺乡岗责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科技支撑,探索美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村庄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多样化经济,是二铺村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他们取得的宝贵经验。
一是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孙宏富介绍说,目前,二铺村已成功转变了传统的“小麦—玉米”农业结构,成立了“春禾”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土地流转3000亩用于良种小麦的种植,种植葡萄200亩,池藕150亩,莲藕池中放养了泥鳅,池塘岸边种植了红花菜。二是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适当建设农家乐、青少年拓展训练营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民俗文化,该村极力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和各种皖北民俗,后张村因成功举办“后张庄老人节”被安徽省誉为“全国农民自办老人节第一村”、“全省先进老年协会示范点”、“全国先进模范村居”的美称;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园建设,建设可供游人参与体验的绿色生态园,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业生产,学习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了解农民生活,还可以度假游乐。实习生 何山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萧县孙圩孜乡徐里山区,笔者看到石榴园里苍翠欲滴,石榴压弯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石榴,前来购买石榴的游客和外地客商络绎不绝。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