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器官捐献应成为 文明社会的常态

来源:亳州新报 2016-11-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送货的时候不幸被厚厚的纸板压倒,在浙江余姚务工的谯城区牛集镇怀楼村村民怀高峰离开了人世。他的家人商量后把他的器官进行了无偿捐献。

(11月21日《亳州晚报》“社会”版)

家人自愿将怀高峰的肾脏捐献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心善举,更是一次生命和大爱的延续,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是震撼和感动。

基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认识局限,按照传统的丧葬习惯,在死者身上“动刀子”,摘取器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其实,对死的态度是对生的态度的延续,捐献器官需要莫大的勇气,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摒弃丧葬习俗的偏见。而集结这种力量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更是世俗和亲情的超越。

怀高峰的家人作出捐献器官的义举,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这种大爱传递的是人间的真善美,是亳州社会新风的真实写照。和彭坤牙一样,这几年亳州人捐献器官的意愿在不断提高,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要让器官捐献成为新潮流,关键在于构建更加规范、更有温度的运行体系。

让器官捐献更加规范,必须将器官捐赠、分配、移植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阳光运行中。正如献血有《献血法》,捐献器官比献血操作更复杂、难度也更大。从不少国家与地区的实践看,不仅有相关法律、器官捐献移植组织机构、器官联合网络等,并且在运行时,覆盖各个“链条”。所以说,让器官捐献成为文明社会的常态,一方面要在立法、经济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器官捐献的支持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对称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公正公开的器官获取和分配体系,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和精细化操作。譬如,设立公开的网络平台,让公众、媒体随时能轻松查询每一例器官捐献的具体流向,并将所捐器官如何用、用于谁、怎么收费等及时公之于众。

让器官捐献更有温度,利益激励和保障机制应该主动为这种意愿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当下而言,应通过建立捐献关爱基金、市场性质的补偿机制,给予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庭切切实实的常态化帮助和全方位保障,以及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和抚慰。同时,还要通过设立纪念碑、开展纪念活动等途径,让这种大爱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徐剑锋)

新闻推荐

大葱 ◎吴辰

初冬的菜市,一捆新鲜的大葱静静地摆在那,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大葱漂亮,上身青春,下身洁白,高挑至极。葱白如丝袜,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给它披上件旗袍,它就能婀娜成一位俏丽的女子。菜市里,找不出第二种可...

相关新闻:
洺河的传说2016-10-21 00:00
猜你喜欢:
调肝健脾汤2016-10-15 00:00
评论:(器官捐献应成为 文明社会的常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