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益主播”给村民先送钱后收回名为慈善,实为“骗钱”闹剧

来源:牡丹晚报 2016-11-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网络上流传了一段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做伪慈善的视频,主播们以慈善为名,给村民发钱,直播完后就把钱收回来。这场名为慈善、实为“骗钱”的闹剧近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某村上演。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了《网络直播服务

管理规定》,将进一步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主播”丑态】

送钱又收回,自导自演“伪慈善”闹剧

近日一段网络视频热传。几名快手直播平台的网络 “主播”打着慈善的幌子,去四川凉山某村给村民发钱发东西。视频中的村民们穿着破旧的衣服集聚在荒凉的山坡上,男子们站立在后排,妇女儿童蹲坐在前排,网络“主播”喊着“给你们发东西”,边发钱边直播。但直播结束后,却把原先发给村民的钱收回。村民们一脸茫然地把钱递给了主播。

“主播”们就这么自导自演了一场“伪慈善表演”。

其中一名“主播”网名叫“快手杰哥”,资料显示这位“主播”已经有65.9万粉丝。事后有媒体报道称 “快手杰哥”承认自己确实是发了钱,之后收回去了,做直播的目的是为了涨粉丝,多刷礼物。至于网络流传的视频,“快手杰哥”称是自己被竞争对手偷录的。

把慈善当生意做忽悠“粉丝”骗钱

为了“反击”,“快手杰哥”揭发了快手直播平台上同样是“主播”的“快手黑叔”、“东北狼王”等人的 “伪慈善”行为,都指责对方是在做“伪慈善”。“快手杰哥”表示,“人气能达到500以上的,一天直播少说能收到5000度,人气1000的能拿到一万的礼物,你们买的那点儿东西才多少钱?你把这个钱装到自己口袋里,对不对得起你的良心,会不会怕遭报应?天天就知道忽悠‘粉丝\’骗取礼物。我就是要揭秘你。”

有媒体报道,互掐的双方原本都是一个团队,由于内讧,开始互相攻击揭秘对方骗术。“快手黑叔”曾在直播中称,两个月做慈善赚了60万元,扬言把慈善当生意做是应该的,“我两月能挣60万元,花5万元钱建房子,剩下55万元还换辆大宾利,整套别墅,我就挣粉丝的钱,总有人愿意给我刷礼物。”

【行业揭秘】

直播收入60%交平台

一些普通网民通过各个直播平台成为“主播”。23岁的小爽(化名)是天津的一名在校学生。她面庞清秀,性格开朗,看上去与同龄的女孩并无区别。在租住的房间里,小爽几乎每天都有两三小时坐在电脑前“直播”——她已是国内某知名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小有名气,“粉丝”数量接近10万。

直播时,小爽坐在电脑前,说着自己近期的经历,聊着“粉丝”们提起的话题。在聊天页面,笔者不时地看到有“火箭”、“汽车”、“鲜花”等图标飞出,而小爽则一一回复“谢谢”——这些图标是“粉丝”送的礼物,每个都是 “真金白银”。“火箭最贵,一个1888元,汽车好像是100多元,游艇几百元。”

小爽告诉笔者,自己有时候也唱唱歌,有的“主播”还会跳跳舞。小爽说,她开始直播以来,月收入过万元是很平常的,而她所在的平台,大“主播”月收入更可观。

小爽说,平台更像一个载体,真正支持“主播经济”运行的机构是“公会”。据介绍,“公会”是平台下的二级组织,是“主播”、“粉丝”等发起成立的,至少有10个“主播”才能成立一个“公会”。“公会”作用很大,一般“主播”在平台注册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入一个 “公会”;“主播”也可以单干不加入公会,但很难聚集人气,遇到问题也很难解决。

笔者了解到,该平台每月会给各“公会”分配推荐“主播”的名额。小爽说:“公会会根据每个‘主播\’的潜质,在起步阶段等关键时刻帮 ‘主播\’刷礼物。这也是公开的秘密。”她介绍,一场直播的收入,“主播”赚35%,“公会”提成5%,剩下60%为平台收入。此外,“公会”还要负责代收主播的个人所得税,为20%。

“荤段子”引“粉丝”送礼

笔者调查了解到,虽然有一套运作机制,但支撑“主播”收入的是“粉丝”送来的钱,也存在不少隐忧。

近日,笔者登录一家网络直播平台,看到已有多位“主播”上线。有的从前一天晚上开始一直未下线。有个“女主播”边照顾孩子,边与观众聊天,几百位“粉丝”不时发来礼物,还有人在屏幕上打下挑逗字样。另有一“女主播”与几百个关注者聊着“荤段子”,引得“粉丝”纷纷送礼。该直播平台一名“主播”告诉笔者,目前所在平台已出台了直播业务表演者管理规定,并划分了几类严重违规行为和处理办法。不过,她说:“除了明显挑逗等严重行为,大部分 ‘擦边球\’即使被举报后,公会也能帮助协调‘解禁\’。”她觉得,之前规定不够严格或执行打折扣。

小爽说,粉丝是需要维护的,谁都不想离开“金主”,他们通常都有主播的联系方式,但一旦线上的联系转入线下就会很复杂。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根据他的调研,随着线上对***监管的逐渐强化,很多“主播”将一些违法行为逐渐转入线下,他们会把刷礼物的观众建一个群,然后在群里进行***,甚至卖淫。

【重拳出击】

警方调查“伪公益”案“主播”违法将逐出行业

网信办近日出台的新 《规定》将于12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对禁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规范新闻信息直播、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要求。

对于直播平台上公益活动造假的事件,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嘉辉担心,此类事件会让当地村民对真正的公益项目产生不信任感。“目前看这个事件确实负面影响比较大一些。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当地百姓对于公益项目可能会比较慎重了。”李嘉辉表示,正规的公益组织或者基金会做公益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个人通过直播方式做公益活动,甚至是“假公益”或者“伪公益”,会面临包括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律师指出,刚刚通过不久的《慈善法》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几位主播的行为涉嫌违法。四川省凉山州布托县公安局民警称,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中。

朱巍认为,《规定》中网络直播服务使用者实名制、网络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和“黑名单”制度的建立,将有效防止不良行为再度出现。“有了信用体系和 ‘黑名单\’制度,‘主播\’一旦违法违规将无法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这将有效防止 ‘主播\’要挟平台,让平台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监管。”朱巍说,实名制的推进还加强了对用户言行的约束。

吉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公益主播”给村民先送钱后收回名为慈善,实为“骗钱”闹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