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8日,美国大选正式举行。当地时间11月8日零时(北京时间8日13时),1亿多美国选民将陆续前往各州投票站投票,至北京时间11月9日14时,全部投票结束。不过在北京时间9日中午12时左右,根据已公布的投票结果,基本可以确定下一任美国总统人选。
美联社分析,特朗普的白宫之路险峻,需要他赢下几乎全部十数个 “摇摆州”的选票。路透社与益普索集团的联合民调预估希拉里赢得大选的可能性为90%。
尴尬问题 作为配偶重返白宫,克林顿该怎么称呼
眼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民调中仍旧领先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人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希拉里当选,该如何称呼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
克林顿于1992年当选总统,1996年成功连任。如果希拉里入主白宫,克林顿面临这样一种情况:他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名总统男性配偶,同时还是第一位作为配偶重返白宫的前总统。
阿利达·布莱克是白宫历史学会研究“第一夫人”的专家。她告诉法新社,根据相关条款,克林顿的称谓中仍会保留“总统”头衔。在国宴等正式场合中,希拉里和克林顿会分别被称为“总统克林顿和前总统克林顿”。
布莱克说,如果希拉里的配偶没当过总统,则可以被称为 “第一先生”;但克林顿也曾入主白宫,则应该称他为 “前总统”,而不是 “第一先生”。此外,“第一夫人办公室”的命名也将进行修改。
媒体观察 大选光环不复存在,选民成最大输家
在层出不穷的丑闻中,美国总统大选迎来了最后冲刺。无论是月初的“录音门”,还是月底新近发酵的 “邮件门”,两党都不遗余力地挖掘对方黑料、猛料来制造“十月惊奇”,试图左右选情。然而,不管是希拉里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还是以“反建制旗手”自封的特朗普成为白宫新主人,“美式民主”的丑陋都已暴露无遗,美国选民、美国的国家形象注定将成为这场大选中的输家。
《华盛顿邮报》11月1日发布的一项好感度调查显示,与众多政治人物、机构相比,希拉里和特朗普“负评”太多,所获好感度几乎垫底。不只是不受欢迎,法新社同日报道了哈里斯民意调查公司代表美国心理学会做的民调,结果显示总统候选人激烈的“互撕”,让一半以上美国人感到紧张。
在这样的选举政治中,真正被牺牲掉的是选民切实关注的政策和利益。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近期美国 《外交》杂志上撰文说,美国政治体制实际上已出现了严重的衰败……现实是,如今却选不出一个能令多数民众满意的领导人,美国民众无疑沦为最大输家。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