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前不久,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撰文,谈了一些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
媒体观点:当前,各项扶贫新机制正为脱贫攻坚不断释放着改革红利,也为物质扶贫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和实现路径。但是,“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对于那些有强烈脱贫愿望的群众,一定的物质扶持即可使他们走上自主脱贫之路;而对那些“身贫”又“心贫”的群众,如果不“扶志”,则即使通过给钱给物使其一度脱贫,也很可能坐吃山空再度返贫,进而耽误脱贫攻坚全局。因此,要找准“志短”病根,做到“精准医疗”、对症下药。对于扶贫来说,“扶志”永远在路上,希望更多的基层干部尽早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迎难而上,对症下药,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扶贫工作做扎实。
新闻推荐
为加快转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推进云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云南省政府近日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