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洁
1-月份,我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增幅.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增幅.6%;外贸出口.6亿元,增长1.5%……
数字的背后,彰显出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和铿锵步伐,反映出我市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巨大成就。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这座城市走过极不平凡的足迹:“国字号”平台实现“三个成功获批、一个全面推进”,增创发展新优势;一批大高新项目相继落地,增强发展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添发展新活力。
四大平台增优势
今年,我市在“国字号”平台申建中实现“三个成功获批、一个全面推进”重大突破,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开启全新“加速器”。
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开启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将加快构筑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航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和生态智慧空港城,青岛市已确定将临空经济区部分区域纳入山东自贸区试点申报范围。国家级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成功获批,打造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明珠”,吸引落户美国NOV海工装备等个欧亚项目。国家级示范物流园成功获批,建设通达天下“物流枢纽”,全市物流企业总数达到家,中远、中海集运、远洋大亚、山东陆桥等余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和货代公司落户。国家级开发区全面推进,构建装备制造的“产业高地”,三年多时间引进总投资亿元的重点项目个,加速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三条千亿级产业链。
高新项目强动能
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群,也就支撑了一个园区的产业特色。
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7月日投资亿元的个项目集中开工,到8月日投资亿元的个项目集中签约,生动演绎着项目招引和推进的“激情加速”。有住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当年营业额突破百亿;从2月份区域结算中心落户,京东产业园项目山东地区销售额年内将破百亿元;从6月建成启用,传化智能公路港已入驻物流企业家……目前,个项目快节奏推进,个项目实现了投产或投入使用,京东、传化信息发布中心、德国欧开机器人、普天等项目快速推进,新加坡大牧人机械制造等新引进项目快马加鞭进行手续办理。
在服务项目上,我市持续开展“三进三促”服务经济发展活动,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更快一步地使之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创新驱动添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青岛“三中心一基地”定位,出台全市经济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公共研发中心、创智创客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我市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8+6”计划和现代服务业“”工程,加快培育航空制造与维修、“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机器换人”、“两化融合”专项行动,推行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同时,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院所,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产学研对接。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总数达到个,位居全省同级城市第一;青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个,位居青岛十区市第一;专精特新项目总数达到个,位居青岛十区市第一。
新闻推荐
左一为韩增礼11月16日,从长沙来胶州出差的刘先生乘坐青岛交运胶州温馨巴士有限公司502路城乡公交时将钱包落在车上。刘先生发现后立即拨打了交运集团“96650”客服热线报失。随后,客服热线转接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