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的富足都会带来垃圾量的迅速增长。前些年,兰山区城市垃圾中转站满负荷运转,农村露天堆放点管控难等也暴露出一些环境问题。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以来,兰山区平均每年清理垃圾余万吨,远高出全省其他县区平均水平。垃圾清运总量偏高,一方面是该区消费能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也是保洁作业全覆盖和精细化的结果。
整治“三大堆”7万吨积存垃圾被集中清理
一直以来,农村的历史积存垃圾和“三大堆”是影响环境卫生的关键因素。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来,该区实施清理和引导两手抓的办法,一方面组织集中清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不再向传统的“垃圾积存地”投放垃圾。该区共出动人员人次,清运车、挖掘机等各种机械台次,清理积存垃圾。在有些地方,积存了几十年的垃圾得到彻底清除。群众感叹,连改革开放前的环境欠账也清了,感觉生活环境从未这样干净过。
集中清理的同时,以“垃圾定点入桶”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宣传也没放松。该区环卫办编制印发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通过村广播、悬挂宣传标语、出动流动宣传车等方式,营造了全民发动、户户参与的浓厚氛围。
保洁全覆盖一条龙服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该区按照“干管分离、市场化运作”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按程序委托招标代理公司选择业绩优秀的保洁公司参与投标,由中标的作业公司采取一统到底的方式,对各镇村主要道路、沟渠汪塘、主要河道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保洁。这一运作模式,使兰山清运的垃圾量明显多于其他县区。
目前,全区共计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万平方米,村内沟渠汪塘万平方米,境内主要河道万平方米,对所有村内背街小巷进行垃圾捡拾作业。建立并完善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一条龙垃圾清运体系,从清扫到处理环环紧扣,保障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成熟的环卫运行模式使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扭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作业精细化“三级考核”体系督促保洁质量提升
该区清运垃圾数量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严格考核之下的精细化作业,区、镇、村三级考核体系为精细化作业提供了保障。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步步深入,兰山在城区条主干道推行深度保洁作业,要求车街道路面尘土不超过5克/平方米,人行道尘土不超过克/平方米,严苛的标准之下是精细化的作业方式和不断加重的工作量。全区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区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围,作为全区生态文明先进评选的重要指标。同时,推广第三方监管考核,对环卫作业质量、作业经费进行严格把关,为作业标准的制定和每年环卫经费预算编制提供决策依据。
这个区还探索数字化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监管。各街道、公司车辆均安装了监控设备,通过电子地图实时定位,规范车辆作业路线、作业状态,并根据作业类型定制不同的管理方案及预警提示;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安装电子芯片、传感器等,实现远程监控;对管理人员和考核人员配发信息采集终端和定位系统,实时了解作业情况。为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全区各村社区制作了环卫保洁公示栏,公开责任人、责任事项、监督电话等内容,群众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反映。
臧德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珊珊13年的时间,临沂用13届翰墨飘香的书圣文化节,向中国、向世界递出了“羲之故里”“书法圣地”的亮丽城市名片。书法,就是临沂文化中最华彩的乐章。当临沂期待将书圣文化节打造成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