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第一次走进敦煌大展,很可能摸不着头脑,疑惑“从哪儿看起呢”?月日,在敦煌从事讲解工作年的罗瑶,独家接受了华西都市报专访,给观众准备了三个锦囊妙计:听讲解、看重宝、做功课。
众所周知,此次大展涉及的地域从蜀国横跨遥远的西域,囊括数千年光阴里古人的智慧与艺术,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隐秘的传奇。文物虽然不会开口说话,但来自敦煌、新疆、麦积山以及成博四个单位的讲解员将提供优质、免费的讲解,让您不虚此行。
本报已多次报道,为了让成都市民看懂敦煌大展,敦煌研究院特派多名讲解员分批入驻成博,免费陪你逛展览,讲文物。首批人已经全部到岗,他们在每天上午点至下午4点期间,每个整点都有一场免费讲解,不少观众特意“踩点”听讲解。
罗瑶特意为观众规划了一个“完美”的看展计划:“比如上午9点分到达成博,点跟着敦煌讲解员看石窟传奇,点跟随成博讲解员听丝路故事,点半直接去3楼,看新疆龟兹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古人的装置艺术和异域风情。”
一提起敦煌,涅槃窟的卧佛和飞天壁画最负盛名,这两件重宝之前永远都是门庭若市,殊不知你的视觉“盲点”可能是大师的最爱。罗瑶推荐的榆林窟,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代表性石窟,也是川籍国画大家张大千最喜欢临摹的洞窟,这次也按照1:1的比例复原来到成都展览。这个洞窟的一面壁上绘着弥勒佛的未来世界,另一面壁上绘着众菩萨听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极乐世界。
“进一座洞窟,看一尊塑像,赏一幅壁画,这是我给初级爱好者的建议。与此相对应的正是榆林第窟、窟卧佛和窟飞天壁画,如果你时间并不宽裕,不妨直奔主题。”
如果你并不熟悉敦煌,一头雾水走进展厅,很有可能闹个笑话——当你举着手机放微信语音导览,听甜美的声音讲述南壁上的观音经变图,却对着北壁的伎乐图若有所思——这也是开展两天来最常见的场景。
罗瑶建议,观众不妨在看展前做点功课。不必在浩瀚的敦煌学著作中迷失方向,哪怕简单浏览《敦煌》《敦煌画派》《丝绸之路》等纪录片,也是个轻松可行的办法。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洁摄影吕甲
新闻推荐
11月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在珠海拉开帷幕。作为国产新支线飞机的全球首家用户,成都航空派出由成都航空副总经理张放带领的飞行员等近30人团队,与国产飞机在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