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巷子,连接着三座院子。走过以梅、竹、莲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武侯区郭家桥社区里,老旧院落改造中刚刚竣工的三座崭新院落呈现在眼前。这三个院落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游园式小区为主要特色,于去年年底改造完成,“颜值”大大提高。这也是成都市推动改造老旧院落中的亮点点位之一。
记者昨日从市房管局获悉,1月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告,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申请中国人居环境奖有关工作的通知》,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常务会议审议,包括上海、成都、厦门、广州等城市的个项目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中,“四川省成都市年度老旧院落改造项目”荣获“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成都市也是唯一以“老旧院落改造”为主题获得该奖项的城市。
○成绩斐然
个老旧院落改造完成
“成都经验”输出全国
数据一览
年成都市改造完成个老旧院落
年成都市改造完成个老旧院落
两年来,全市共完成:
个地域特色文化示范院落建设
个院落(户居民)自来水户表改造
个院落(户居民)电力户表改造
个院落燃气管道更新改造
个院落雨污分流改造
老旧院落的改造是近年来成都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年年初,成都市启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十大行动”,老旧院落改造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予以实施。截至目前,成都市共计个老旧院落完成硬件改造,均建立起自治组织、物业管理、维修资金归集的长效机制,今年计划推进完成全市个老旧院落改造目标。
老旧院落的改造中,成都市着力“”工作重点(即:1个自治组织、6大硬件改造、2项长效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老旧院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植入全市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中。硬件改造方面,注重个性化群众性项目的改造建设。软件改造方面,转变群众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激发参与热情,并推进建立了自治组织;在改造中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城市记忆的老旧院落。同时,创新引入物业管理、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等长效机制,促进老旧小区持续长效发展。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成都经验”已输出到全国。北京市密云县、吉林省长春市、云南省昆明市、青海省西宁市、山东省淄博市等余个城市已相继来蓉学习考察,并在各地实施类似项目。
○点位探访
我的院落我做主
望江路街道“梅竹莲”主题院落展风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游园式小区”,是二环路南一段7号(棕竹苑3栋)、二环路南一段9号及郭家桥西街1号三个院落打造的主要特色。按照年老旧院落打造的要求和相关条件,3个院落进行了精品打造,将“诗竹 廉政 园林”三个篇章融入改造,目前均已完成。
望江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月玲介绍,这3个院落是连点成片集中打造,“院落的居住人群主要是航校老教师,所以以营造高雅廉洁的氛围来贴合居民的审美情操,让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基本的居住要求,也是进一步创建一个更加宜居的场所。”杨月玲说,望江路街道对于老旧院落的改造,在服务民生方面,主要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硬件方面,三个院落从门头改建、道路黑化、修建文化墙、游园建设、居民活动房修建、安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部分、安装单元防盗门及完善如垃圾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治改造。软件方面,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和业主委员会,实施准物业管理,建立和归集了院落维修基金制,制定实施了各项院落管理制度。
“尊重民意方面,主要集中在我的院落我做主、我设计、我命名、我美化、我幸福等五个活动上。例如对院落名字命名、布局设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充分尊重居民意见,提高居民参与度。”据介绍,通过“我的院落我命名”活动,居民将二环路南一段9号命名为“竹苑”,反映了“挺拔高洁、虚怀若谷”的风骨;二环路南一段7号(棕竹苑3栋)命名为“莲苑”,体现了“清正廉洁、珍爱自洁”的气节;郭家桥西街1号命名为“梅苑”,展示了“坚强、忠贞、高雅”的品格。据悉,望江路街道的“我的院落”活动在全市范围老旧院落改造中属于首创。
院落老住户杨宝军说,他从年居住在此,以前院落的路面泥泞,雨天积水难行,垃圾随处堆放、停车难等问题对居民形成了很大的困扰,“改造后,修建了专门的垃圾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个停车位,院落功能性设施设备得到了完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背景
“中国人居环境奖”
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表彰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城镇、单位和个人,住建部于年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含“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反映城镇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总体成就。“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反映获奖者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工作中某个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实习生 何海燕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有转机? 《自然》子刊:已获可重复性新数据 河北科技大学:已与丹麦公司签合作协议
回顾韩春雨充满曲折的这一年面世新基因编辑技术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