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嵋子
提起范仲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
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此时就应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令人费解,他不但不去平抑物价,反而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钱,众人无一理解他的做法,但又不敢多问。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杭州提高谷价的消息很快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一见有利可图,就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市场饱和之后,价格自然就回落了,使杭州百姓平安地度过了荒年。范仲淹懂得,什么东西少了,价格就会高;一旦多了,价格就会走低——这在经济学上叫“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当然,当年的范仲淹说不出这些名词,但他懂得这个道理。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作为太守的范仲淹没有多方筹集钱粮,加大救济力度,而是做了一些让人想不通的事情:大灾当前,他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举行盛大的仪式……在他的组织和提倡下,划船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从春到夏赛事不断。那时不少富商信佛,范仲淹就动员各寺庙主持修葺寺庙,他说:“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有利于兴土木。”于是,各地的寺庙便开始大规模翻修寺庙。范仲淹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认为他在大灾之年,置百姓疾苦于不顾,却大搞赛事、大兴土木,并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朝廷接奏折后让其作出解释,范仲淹说:“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为长久计,必须为灾民找出路,想办法让他们有活做,能自己赚来一份糊口钱。我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要用到船,造船就要用工,这样灾民就有活做了。我提倡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修葺寺庙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朝廷明白了范仲淹的良苦用心,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表扬了他。用现代经济学来概括,范仲淹的做法就是“拉动内需”,在那个时代就懂得通过拉动内需来抗击灾害,实属难得。
新闻推荐
日上午,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首次公布中国足协年财务预算为7.8亿元。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在致辞中表示,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既要充满信心,也要正视问题,“国家队成绩只是衡量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