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农历大年初八,陆朝明收拾好行李,将6个粽子带上车。与父母一一道别后,他启动车子离开了家,踏上返城的路。后视镜里,他看到年迈的父母站在家门口目送自己。
今年32岁的陆朝明家住兴宾区石陵镇三山村然感屯,在广东深圳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仓库工作,如今已有7年。因为坚持,他从最初月工资1000多元,涨至如今的4000多元。前几年,为了在老家建房子,他省吃俭用攒钱,终于建起一栋两层半的楼房。今年,他倾尽所有积蓄,赶在春节前买了一辆长安轿车。对于长年在外打工,春节抢着往家赶的人们来说,买春运车票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要有运气。在一票难求的春运时节,自己有车可省了不少精力。1月20日,陆朝明邀上4名老乡,一路奔波10多个小时回到家。
尽管累,但也开心。“以前每年春节挤车都很难,有一年已经买好票,但因为人太多挤不上车,差点回不了家,最后只能凌晨2点坐加班车到南宁,再和老乡包车回家。”谈及往年春运挤车的经历,陆朝明颇感辛酸。
“原本打算存钱装修房子,但现在全部用来买车了,装修的钱以后再慢慢攒吧。”陆朝明说,买车时没跟家里打招呼,看到他开了一部车回来过年,父母既高兴又担忧。“他们唠叨我‘买车干啥,不如好好存钱讨老婆\’。”他笑着说。
几年前,村里的道路已全部硬化,水泥路直接铺到家门口。陆朝明的白色轿车停在家门口,闪闪发亮,吸引不少人的目光,路过的邻里乡亲好奇地问是谁的车。陆朝明说,这时父母会高声回答,是自己孩子买的。不同于往年,今年买年货不用再骑着摩托车赶圩,他开车载着父母上街扫年货。春节期间,村里举行篮球赛,他不仅代表村里篮球队上场,还担任裁判,忙得不可开交。村里的球赛结束,他又开车载着父母到别村去看球赛。这个春节过得十分充实。
“离家前就带了妈妈亲手包的6个粽子,还有一些老乡的家人托带的特产。”陆朝明笑着说,鸡肉、鱼肉在外面多得是,自己在外打拼久了,常常想念家乡和家人,粽子里包含着家的味道,带粽子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家的思念。
村里的几个老乡也“蹭”陆朝明的车同往深圳。2月4日上午11时出发,在路上跑了10多个小时,他们于次日凌晨4点多抵达深圳。一一将老乡送至各自的住处后,陆朝明才回到住所,此时已是凌晨5点。
对于新的一年,陆朝明说,为了更好的未来,他还得继续努力打拼。■晚刊记者 陆娜
新闻推荐
良途杨朝清近日,在河南郑州市纬五路一家饭店门前,有几个大人带着小孩在外面的桌子上吃饭。虽然店主这属于占道经营,但城管并没有着急上前让收桌子,而是站在一旁,等大人和孩子们吃完饭才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