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0年出生的越南归侨唐国强,先后当选为兴宾区(原来宾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来宾市第三届、四届人大代表和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唐国强对于人大代表这个职位,始终深感责任重大,常常提醒自己:“人民给我这个重托,我要更加认真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力,履行好代表职责,更加关注归侨群众,当好侨民的代言人,努力为他们谋福利。”
长期在来宾生活,唐国强意识到,作为后发展地区,要迎头赶上,没有项目和投资商进来,单单依靠本地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是不行的。他考察了周边地市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筑巢引凤,通过吸引项目落户来推动兴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华侨农场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政企不分。侨民身为企业职工,从事的工作却跟农民一样,还得自己购买养老、医疗保险等,农场在自主发展上长期以来都是亏损经营。在平时工作中,唐国强作为农场党委书记感受最深的是华侨农场整体的发展状况仍然滞后,归侨侨眷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落后于周边农村。
“经过调研,全广西22个华侨农场与之前相比好了很多,尽管近几年国家给华侨农场出台了许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但扶持的力度远远不够,农场总体来说仍然落后。”这也是令唐国强最揪心的,他深知要提高侨民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侨民所处的落后环境,只能通过农场的改革来实现。唐国强带领党委班子成员以来宾市实施“西进北扩”城市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深入实施《国营来宾华侨农场国有土地回收及房屋拆迁安置方案》为载体,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要求,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带领广大归侨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市政府在农场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使来华农场的改革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呈现了“八大巨变”和“八大实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2年3月,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熊万鹏到农场调研时作出了“来宾华侨农场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成绩喜人、居民生活安居乐业、华侨农场整体稳定”的高度评价。来华农场先后被来宾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来宾市2010年度先进集体”“来宾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国务院侨办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和谐侨场示范单位”。(本报记者 韦海臣 整理)
新闻推荐
当下,手机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人们为保护手机屏幕,习惯于给它贴膜,可最近朋友圈里有消息称:“手机贴膜会使手机屏幕的光线发生折射,对眼睛危害极大。”这种说法是真的吗?看看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