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郭超前 汪春玲)江南区江西镇同新村的陆才军5年前将赚到的100万元带回家乡创办养殖场,带动农户一起办蛇场,走出一条养殖发展的致富路子。
今年38岁的陆才军,17岁从技校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24岁时已赚到近百万身家。后来由于他承包的几个工程管理不善,不仅赔了积蓄,还欠下一笔债务。1年后,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陆才军在广东贷款购买了一辆泥头车,做起土方运输。为尽快偿还贷款,每天18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陆才军还清了银行贷款及债务,还渐渐有了积蓄。
常年在外地工作,他挂念家中的父母妻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这时候国家出台了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不仅大力提倡、鼓励、扶持农民等群体创业,还提供许多优惠政策。陆才军因此作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选择养殖作为创业方向
2012年,陆才军返乡创办养殖场。他承包了30亩土地,投入100万元,建成滑鼠蛇和眼镜蛇饲养场地,以及龟类养殖池、种苗孵化培育用房等。陆才军注册成立南宁市扬鸿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并得到江南区人社局的大力支持。除各类政策扶持外,人社局工作人员还多次上门指导。短短1个月的时间,养殖公司就办好了各类审批考核,于2013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
在陆才军的带动下,周边15家农户也开办了蛇类养殖场,陆才军经常为他们提供各项技术和销售信息。2014年左右,滑鼠蛇的价格由2013年的360元/公斤跌到80元/公斤。同时,养殖饲料由原本的3.6元/公斤猛涨至13元/公斤,大部分养殖户血本无归。“当时真的很沮丧。”陆才军就意识到,只有团结周边养殖户做大做强,整合上下游资源才能应付市场风险。江南区人社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络各方面资源筹集40万元银行贷款,帮助陆才军进一步拓展养殖产业,投资蛇蛋孵化和拓展蛇饲料流通渠道,建设了一个20吨级别的冷库,实现蛇蛋和蛇饲料的自我供给并供应给周边农户,同时在广州租赁销售摊位,实现供、产、销一条龙体系,减少市场波动对养殖的冲击,有效解决小农户散养的抗风险能力。
2015年,陆才军的养殖公司被评为江南区创业示范基地。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150万元,吸纳周边2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5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下一步打算扩大产业经营模式,承包鱼塘养鱼、养龟,并开办休闲家庭农庄,拓展旅游资源,让当地村民多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陆才军说。
新闻推荐
中国客新春境外游内容日趋多元 不再“买买买” 开始“个性玩”
2月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长颈鹿中心,两名中国游客给长颈鹿喂食。新华社发春节假期已逐渐成为国人出境游“黄金周”,大批中国“春节客”的到来也催生了境外消费新旺季。除了购买生活用品和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