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2月19日电(记者黎华玲、丁静) 近段时间,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亮相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汽车分时租赁在欧美已经有十多年的应用,这种共享经济模式最早起源于瑞士,后来德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各国陆续风靡起来。这种介于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之间的驾车出行方式,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大中城市“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进入国内“共享汽车”市场的有戴姆勒、北汽、奇瑞、比亚迪、吉利、力帆等汽车制造企业以及特来电等充电桩制造企业,也有首汽集团旗下“Gofun出行”、上汽集团旗下环球车享EVCARD等运营商;还有滴滴、途歌TOGO等互联网企业。
主流车型是电动车,也有少部分是燃油车,如重庆投放的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即行car2go”等。从投入规模看,投入车辆多的城市有数千辆,少的则有几百辆,整个市场尚处于萌芽、培育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施行,在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的发展诉求下,国内基于信息技术的汽车共享行业发展正当其时,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各大“共享汽车”平台均已公布今年乃至未来的发展计划。例如,上海环球车享EVCARD已在全国投放8500辆“共享汽车”。2017年,计划将覆盖至全国50个城市;首汽集团旗下“Gofun出行”已经在北京储备1100辆车,今年计划在全国超过20个城市布局,投放超过1.5万辆车。
新闻推荐
今年66岁的黄乃雄,一个草根出身的画画爱好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教育,也没有拜师学艺过,就凭借着自身对画画的满腔喜爱之情,大半辈子都在钻研工笔画—— 甘于
黄乃雄养小鸟以便观察了解动物表情及神态,寻找创作灵感。黄乃雄用小号狼毫笔画荔枝。黄乃雄作品画面逼真,惟妙惟肖。采写:本报记者全淦枚摄影:本报记者麦朝枢“鸡”和“吉”谐音,鸡年说鸡,今年与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