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在调控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据国信证券、中国指数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国房屋市场整体交易数据同比有所下降,但柳州、徐州、呼和浩特等城市却录得极高的涨幅。在土地市场,威海、莱芜、昆明、长沙、贵阳等城市占据近几周住宅用地成交活跃度前十的位置。
这些城市的特点较为鲜明,有业内人士将其总结为“弱二线”、“三四线”和“中西部”三个关键词。这也说明,房地产市场的热点正在从此前的一二线城市,向上述城市和区域转移。
柳州商品房
成交套数涨幅最大
根据国信证券的统计,在wind有完整房地产日交易数据的62个城市中,2017年以来(1月1日至2月16日),有38个城市的商品房累计交易量同比为正,占比61%,累计同比增速超过50%(含)的有23个。这些城市绝大部分为三四线。
其中,柳州、徐州、泰州、呼和浩特、扬州、湘潭、汕头7个城市的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涨幅超过100%。柳州、徐州两地的涨幅分别达到678.6%和471.5%。
此前交易量较为火爆的部分一二线城市,同期却出现明显降温。上述机构表示,东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上海成为跌幅最大的6个城市。
国信证券指出,自去年国庆节各地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这种趋势就开始出现。去年11月和12月,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表现就被多家机构认为“好于预期”。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由于融资监管、限购限价、土地供应等政策的差异化,楼市资金正在从热点城市“外逃”,并造成了二三线城市的超预期发展。
新一轮资金流动潮
一家南方大型房企负责人的观点似乎能为此提供佐证。该人士表示,今年公司的策略是,核心城市“缓售”,非核心城市“速售”。
这是因为,核心城市的土地供应紧缺、房价上涨预期强烈,若拉长销售周期,既能够保证利润,又不至于过快地消化库存。相比之下,随着市场进入下行周期,非核心城市需通过快速去化为规模做贡献,甚至不惜“以价换量”,牺牲一定的利润。
该人士表示,这一差异化策略从去年就已实施。所不同的是,去年曾作为规模贡献者的南京、苏州市场,如今已转为利润导向。公司拟开辟更多的非核心城市,来维持规模。
沿着这条脉络,梳理出本轮周期中的资本流动的可能线路图:
随着2015年的5轮降息和信贷政策松绑,一线城市率先吸引资本进入,上海、深圳等楼市也于去年年初出现暴涨;2016年初,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升级,资金外流,并催生了房价上涨“四小龙”(南京、苏州、合肥、厦门),这四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楼市供应相对不足的城市,也被称为“强二线”城市;去年年中,“强二线”城市出手调控,资金又进一步流向武汉、郑州、福州、天津等二线城市。
如今楼市资金正表现出新一轮流动的端倪。从城市层级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供应过剩的“弱二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都可能有资金流入;从区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多位于中西部。
但严跃进认为,一旦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放松,这些资金就会迅速回潮,因此尚不能断言资金的流动将成为“趋势”。(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推荐
日前,有媒体爆出优信二手车造假一事。该报道称,优信将已售车辆信息包装成车源信息,制造出海量车源的假象,存在瞒报真实数据、虚假造数等情况,从而营造出“海量车源”及规模化平台的假象。180万或8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