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近期由湖南卫视打造的一档儿童节目《神奇的孩子》热播。与一般选秀类节目不同,《神奇的孩子》不设评委,没有比赛和晋级,纯粹是孩子们的才艺展示。节目仅播出两期后,网络点播量就过亿。节目里不仅有诸如钢琴、京剧、大提琴等才艺的小艺术家,也不乏表演少林功夫、厨艺等本领的“萌娃”。“神奇的孩子”让家长艳羡,也撩拨了他们的敏感情绪,为什么这些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发展孩子兴趣点家长必须要指导?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周先生也认为,小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家长来引导的。孩子还没有长大之前,对什么都不很了解,不太可能明白自己对什么有兴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过来为其制定一个计划,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以,他给孩子报了英语班、美术班、舞蹈班,辛苦地带着女儿兜来转去。周先生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小孩都是懒的,不逼他根本什么都学不成,以后长大了就有苦头吃了。”近日,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令人惊叹的诗词储备及其淡定、从容的气质实力圈粉。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女总容易让家长艳羡不已。一些教育者就此担忧“古诗词热”会诱导家长让孩子盲目跟风背诗。
一位老师感慨说,望子成龙似乎是所有父母不能避免的通病,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们要为了父母的遗憾和看不见的未来赶赴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班、兴趣班,并要坚定信念、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不少孩子的父母“独断”地为孩子安排未来,这些,似乎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神奇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孩
子们实现
自己的
‘小梦
想’,背
后是父
母的
培育
与协
助。”
这
是
亲
子
教育专家刘勇赫看完《神奇的孩子》后,在微博中发出的感慨。
致力于亲子关系研究的刘勇赫,生活中也是一位萌童的老爸,在他看来《神奇的孩子》的节目价值,不仅仅是神娃萌宝的天真童趣、神奇才能,更为电视机前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神奇孩子的养成,不只依靠被动的训练,在文武双全的神奇孩子背后,健康成长的环境,自信快乐的童年,不可或缺。
正如《神奇的孩子》节目中所呈现的,小彤宝六岁便能下厨掌勺,烹制硬菜,正因为彤宝的妈妈发现了女儿“吃货”的一面后,加以正确引导,这才有了舞台上的中华小厨娘。京剧小生储天舒,在爷爷“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的教育理念下,坚持训练,一丝不苟,才有了舞台上令人赞赏的“一身正气”。古典乐顽童兄妹俞隽俞然,台上能将音乐与传统结合,碰撞出百般火花,离不开爸爸“零压力”、“快乐学习”的教育环境营造。
有网友说:娱乐背后,《神奇的孩子》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及时发现孩子们萌芽的兴趣,并对其进行鼓励与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收获乐趣,才能让孩子们展露“神奇”,收获快乐童年。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姚明是CBA上海男篮的投资人,现在又担任中国篮协主席,这个双重身份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对于这个疑问姚明给予了回答。姚明表示在当选篮协主席之后,上海队的事宜现阶段将交给球队的董事会去处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