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改善民生、衡量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本报记者 隋言晨
一 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全民阅读、精准供给”系列惠民活动和“市民读书,政府买单”的阅读模式、“日照文化大讲堂”“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造就了“书香日照”。市图书馆新馆开馆一年来,接待读者300多万人次。
周末到图书馆看看书,不出村享受“文化大餐”,家门口欣赏全国各地优秀少儿合唱节目,老年艺术大学让老年人生活精彩纷呈。
去年日照启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举办图书“七进”、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图书展、“书香家庭”评选、“书香日照”全民阅读征文等活动,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农家书屋管理骨干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日照市有两个家庭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针对农村全民阅读重点领域,落实资金329.4万元对农家书屋进行出版物补充更新和数字化升级,在8所偏远乡村小学设置了“爱心流动书屋”。
另外,日照成功申办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取得了2017年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的承办权,成为山东省首个承办该活动的城市。今年暑期,将会有全国各地约40支少儿合唱团队、1500—2000人到日照参演。
近年来,日照市文化工作始终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下沉到基层,扎实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一年一村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化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文化***,扶到群众“心坎上”
“终于在家门口看上了文艺演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场观看果然气氛不一样,希望以后文艺演出能多多来我们村。”71岁的邱洵汝边看节目边笑着跟记者说。
2016年4月8日上午10点,全市文化***“八个一”“六项工程”启动仪式在五莲县户部乡邱家店子村村委举行。启动仪式上,市文广新局向贫困村配送了42600册图书、390台听戏机看戏机、300个便携式音箱,并奉献了一场“送戏下乡演出工程”在该村的首场文艺演出,文化***由此拉开序幕。
“以前村里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没有,老百姓生活特别单调。现在通过文化***,送文化入村,有了音箱,村里的广大妇女也可以跳广场舞了。而且送来这么多图书,老百姓看书学习知识也方便多了,有了知识基础,脑袋里的想法也会变多,对未来致富也有帮助。”五莲县户部乡邱家店子村书记邱尔军表示,他们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土地薄弱和文化知识贫乏等因素决定了村民只能靠种植不成规模的林果业来获得收入。扶贫先扶智,希望通过日照市的文化***,让老百姓早日脱离穷根,奔上致富路。
三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青少年竞技体育成效显著
2016年,日照投入资金310余万元,提前完成新建200余处全民健身工程任务。在主城区完成建设21处绿荫健身工程。同时,市全民健身广场已完成规划设计,有望今年开工并投入使用。
“转变观念,是实现全民健身的第一步!经常进行健身锻炼,可以改善年轻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情绪。”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体育研究部李宗涛博士表示。
日照市全力推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深化体教结合成果,创新设立了九项市级年度青少年锦标赛,进一步夯实了日照市竞技体育的人才基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开展了超体重孩子夏令营、游泳进校园等活动。
由日照市选送的运动员余成刚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项目上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日照市体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批并实现首届招生,为市体校办学趟出了新路;日照市青少年体能训练中心项目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有望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6年省级锦标赛上,日照市共取得了10金、16银、11铜、42个4—8名的成绩,全国赛上取得了8银、1铜、5个4—8名的好成绩。
四 创新融合,倾力打造日照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
作为2017年日照国际马拉松的热身赛,2016日照10K公路沙滩马拉松赛于9月25日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马拉松选手参加了比赛。运动健儿齐聚日照,用奔跑与速度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温度。
“日照举办公路沙滩马拉松比赛,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这种创新性的融合,将成为日照市新的城市名片,向全世界展现日照积极向上的一面。”市体育局有关工作人员说道,在此基础上,自2017年开始,由上海方由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每年投入1000万元,连续十年倾力打造日照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
同时,日照市积极做好体育与旅游结合文章,成功申办、承办了第十七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和2015—2016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日照站)两项全国性赛事。日照市被“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组委会、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最佳组织奖”。五
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进一步引领群众文化生活
市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通过文艺慰问、文艺支教、文艺助残、文艺下乡等形式集中开展“惠民、为民、乐民”文艺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实现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的常态化,打造了“文联万家·百花圆梦”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自2012年1月开展以来,市文联历时5年,组织实施“红舞鞋”美育行动、“到人民中去——— 曲艺欢乐行”、“百县千村”书法下乡、“送福进万家”“七一党员志愿进社区”、“八一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到百余个校园、社区、企业巡回展演,组织活动近百场,建立合作教学试点30多个,搭建了文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平台,推进文艺工作向基层延伸,拓展了文艺领域,赢得了群众好评。
“红舞鞋”美育行动,通过开展合作教学点、建立“红舞鞋美育行动基地”、农村舞蹈教室,已在市30余处学校、社区、农村建立联系点,组织志愿者定期进行舞蹈教学辅导,打造了亮丽的志愿服务名片。曲艺家协会组织“到人民中去——— 曲艺欢乐行”等活动,发挥曲艺“轻骑兵”优势,组织会员深入社区,表演节目,逐步形成品牌,产生广泛影响,建立起文艺惠民的长效机制。
六
文化全覆盖,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去年以来,日照市积极探索文化***新路径,文化大院“八个一”精准到村、广电扶贫精准到户、产业扶贫精准到人,实现文化扶贫无缝隙、全覆盖。
“我们通过摸查,得知有283个村希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配套文化活动设备;有231个村希望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等。确定了这些需求和资源,我们便逐一制定措施,因地制宜,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大院‘八个一\’扶贫、广电‘户户通\’扶贫或文化产业扶贫,确保文化扶贫所‘做\’与群众真正所‘需\’精准对接。”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
扶贫先扶志,“造血”更重要。只有把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心愿望激发出来,才能形成长久的脱贫动力。为此,日照市通过种文化、结穷亲,让文化的种子在贫困村生根发芽,增强贫困村的文化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去年全年日照市已累计为贫困村配送图书10万余册,听戏机、看戏机、便携式音箱等1100多台,培训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2000多人次,组建庄户剧团、秧歌队281支,放映公益电影3000多场,演出《银杏树下》《墙头记》等优秀剧目3000多场次,开展“我为山村种文化”活动30多场。
同时,依托传统技艺资源,日照市建设了一批“扶贫车间”。目前,东港区三庄镇前高庄建成的草编“扶贫车间”、三庄镇三村建成的影雕“扶贫车间”、中楼镇建成的农民画“扶贫车间”、五莲县中至镇建成的割花“扶贫车间”、汪湖镇建成的老粗布“扶贫车间”等都吸引了众多贫困群众就业。
在2016年度全省“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调查中,日照市得分87.83分,高于全省平均分5.25分!这是在2015年度高于全省平均分1.7分的基础上,日照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又一次较大幅度提升。日照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攀升,这是日益习惯浸润在浓浓文化氛围中的市民对日照“文化生活”的最高评价。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胡喆)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应用于我国应急队伍在塞拉利昂的实验室检测;新发现H7N9、H10N8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并与全球共享病毒检测技术,为全球流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