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器官获得新生

来源:皖南晨刊 2017-03-22 15:05   https://www.yybnet.net/

3月11日晚,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随着捐献者的捐献器官被获取,宣城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成功实现。捐献者是宣州区一位22岁的农村女青年,身患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症),因病情恶化,经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力抢救,仍无生还希望。亲属作出自愿无偿捐献有用器官的决定,用于移植给相应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挽救他们的生命。

感谢这位女青年!她捐献的肺脏、肝脏、肾脏,将移植给器官衰竭的患者。这让许多焦灼的等待得到滋润,也将让这些患者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同样,这位女青年捐献的眼角膜,也会让眼病患者能够继续欣赏这美好的世界。

回眸二十世纪医学发展史,器官移植无疑是人类攻克疾病征程中一座屹立的丰碑。自1962年美国J.E.默里第一次进行人体肾移植获得长期存活,器官移植作为医疗手段成为现实,使得成千上万的终末期患者重获新生。然而,要让这一新的医疗手段造福人类,除了技术的进步之外,器官捐献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中国器官移植大会明确,我国的器官移植将以公民捐献为唯一来源,这也意味着公民器官捐献将进入新常态。同年,陈竺、华建敏、李金华等在北京协和医院登记捐献器官意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器官捐献事业的支持。

然而,受传统伦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器官捐献进展缓慢。将死者入土为安,是许多国人禀持的道德准则,许多人对于捐出亲属或自己的遗体,感情上很难接受。少数人小民意识根深蒂固,社会责任感差,对陌生他人的关爱不够,这些都影响着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有数据表明,上海市全年死亡人数约10万左右,每年却只有300人志愿捐献遗体,百分比仅千分之三。在全国和上海的遗体捐献登记者中,真正捐出遗体的仅占登记者的15%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制约了器官移植临床救治工作和移植医学的发展。

捐献器官,成就他人,也可以让自己的器官在他人身上得到生命的新生和延续。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自己以新形式和家人、亲属相守相伴。

这位22岁的女孩,是宣城市人体器官成功捐献的第一例,其捐献的肺脏是安徽省的第一例。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市民,会跻身于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之中,让生命和爱心在奉献中得以延续与传承!

新闻推荐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到案接受调查

新华社首尔3月21日电(记者杜白羽耿学鹏)韩国前总统朴槿惠21日上午以嫌疑人身份来到检察机关,并表示将诚实接受调查。当天9时15分(北京时间8时15分),朴槿惠从位于首尔三成洞的私宅出发,乘青瓦台警护车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向左梳,向右梳2017-03-22 15:00
评论:(让器官获得新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