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是中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地,在历史上同属中华文化传承地区,其中大兴安岭彩绘岩画是位于中国最北的岩画遗存。自2016年3月在大兴安岭南麓腹地的松岭林业局发现1处新石器时代彩绘岩画后,当地考古人员于日前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的新林、呼中再次发现岩画遗迹。大兴安岭频现史前岩画遗迹,目前该地区境内已先后发现岩画39处、4000余单幅,遗迹最远距今约有上万年。
大兴安岭岩画纪录片《探寻先人的印记》摄制组赶赴呼中区,开始对有可能出现岩画的位置进行探查,最终在呼玛河河面黑风口一处石壁上3米至4米高的位置发现了这幅岩画。“这幅岩画为红色原料绘制,内容是呈运动状态的一个人物形状。”大兴安岭岩画研究人员牟海军说。
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填补了黑龙江省早期人类历史研究空白。
(王世授)
新闻推荐
访谈现场2017年,被视作“当代文学名家圣地”的《收获》杂志,迎来了花甲之年。在传统媒体碰触着愈来愈多“未知”的当下,对于一个捧献出余华、格非、苏童、莫言、李洱、笛安等作家的老牌文学杂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