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金阳县脱贫攻坚工作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突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鲜明‘扶贫不养贫、帮勤不帮懒、脱贫不掉队\’工作导向,围绕‘五个坚持\’发展思路,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摇摆、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脱贫攻坚不懈怠、坚持依法治县不松手、坚持宗旨意识不变色,全力实施‘五个富裕农民\’助农增收举措,即:深化改革富裕农民、做精产业富裕农民、发展电商富裕农民、培训劳力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总结经验、抓早动快,创新举措、克难奋进,全面推进45个村3307户15907人的脱贫工作,其中:39个贫困村3196户15421人、6个非贫困村111户486人,确保今年州下达的20个贫困村退出、3329人脱贫。”这是该县主要领导在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上的发言。
据悉,金阳县按照省州部署要求,自去年12月以来,先后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暨指挥部第八次全体会、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会等会议,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通知》,将2017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今年初,召开了2017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仪式,全面启动年度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今年1月初,在金阳县丙底乡布洛村召开了2017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仪式,筹资2000万元作为项目建设启动金,为全面启动年度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及早安排部署 明确目标任务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县认真汲取2016年度安全住房建设进度滞后的深刻教训,提前下拨建房资金,督促各乡(镇)及时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建设地块和采购、运输火砖、钢筋等建材,做到了地块落实到位、资金下拨到位、建材采购和运输到位“三个到位”。
2017年,拟投入6500万元实施2198户彝家新寨建设,其中省州下达指标1050户,结合金阳实际增加了1107户,对建筑坡度在30度以上的继续推广“错层式”模式,同步修建厨房、畜圈等生产用房;拟投入2.82亿元,按照“在能有效解决后续生计发展的地方以适度规模集中安置为主,投亲靠友插花安置为辅”的原则实施1411户6202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对39个贫困村中的21个贫困村实施集中安置,其中集中安置50户以上的有10个村、30户以上的有11个村。
同时,为确保住房建设进度、质量等得到保障,拟聘请精通建房技术的“土专家”担任施工员(每个有建房任务的村安排1名),负责指导农户建房选址、设计、砌砖等各项工作。目前,建房户均已完成地基开挖,预计5月底前能够完成主体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拟投入1743.28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68处,解决天地坝镇吉史里口村、对坪镇独角溪村等24个乡镇45个村的2.49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已完成项目外业测设、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工程预算设计。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53个贫困村的设计、预算。宽带网络目前已完成53个贫困村网络基站选址、设计、预算。扎实推进村卫生室、“五位一体”功能房(村支部活动室、村文化室、农民夜校、“一村一幼”、民俗活动坝子)建设。拟投入5375万元新建村卫生室25所、“五位一体”功能房45个。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地勘、预算、设计、财评、招投标等项工作,预计9月30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快民生事业 筑牢扶贫基础
在该县教育局获悉,对义务教育阶段3.26万名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费提供作业本,为1.6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400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20名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子女上学。为3.2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解决高海拔地区义务教育阶段0.46万名学生取暖问题。
今年,金阳全面实施211所“一村一幼”巩固提升行动,力争9月30日前完成44所“一村一幼”教学用房建设任务。扎实抓好15年免费教育,深化控辍保学“九长”负责制和“六包”措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落实好各项贫困助学政策,杜绝贫困学生因贫辍学现象发生。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八个100%”等政策,充分发挥医疗扶贫救助基金作用,建立贫困人口就诊智能识别,开设贫困患者挂号专用窗口,对贫困人口全面实行县域内就医零支付。继续开展农村低保精准保障和复核工作,实现应保尽保;持续推进“两线合一”,按照补助标准足额发放补差资金。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免费开放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力争9月30日前完成53个村“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以“农民夜校”“9+3”免费职教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大劳务培训力度和劳务输出组织服务,有效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力争转移输出5.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5亿元以上。
今年,金阳将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为全县4000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7%,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为128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1个小城镇、10个村的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城乡生活环境。
以倡导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确保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坚持“一村一策”“一地一课”办学原则,继续抓好“农民夜校”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在感恩教育、政策宣讲、知识传播、技术传授等方面的作用,让农民夜校成为帮助农户发展致富、移风易俗的重要平台。以“三建四改五洗”“小手拉大手”、配送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六件套”为抓手,着力解决贫困群众“门前一堆粪”等“脏、乱、差”问题,带动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创建方案和评选细则,强化工作举措,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州级“四好村”37个。严格落实《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明确规定婚嫁礼金不得超过6万元,举办丧事宰牛不能超过10头(超过6头需向上级纪委报备),大力整治高额婚嫁、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歪风劣俗,坚决制止乔迁宴、升学宴、满月酒等,引导群众发展和积蓄家庭经济,促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加快交通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该县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由县内有资质的11家企业负责建设今年的通村硬化路、通组路和进村入户路。采取“施工企业若不能保质、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则纳入黑名单”的方式,加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通村硬化路,新建41条293.5公里,计划投资19577.5万元,目前施工企业均已进场施工,已完成60公里;通组路,计划投资5350万元新建37个贫困村114条214公里,目前施工企业均已进场施工;进村入户路,计划投资6100万元建设45个村325公里,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设计、预算、比选。该县严格落实“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县交通局、县公路局等项目牵头单位和县国投公司等项目实施企业,以及乡(镇)、村、组和“五个一”主体责任,凝聚道路建设强大合力,力争7月31日前全面完成。
交通的发展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有利于开展各项建设实施,特别是住房建设,路通了,节省了运输成本,而且加快了工期。今年,全县1411户6202人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州下达任务1058户4702人,该县结合实际增加353户1500人),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4702人,实际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411户6202人,涉及23个乡镇的42个村,对39个贫困村中的21个贫困村实施集中安置(其中集中安置50户以上的有10个村、30户以上的有11个村)。该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按照《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导则》、《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相关文件要求,出台《关于金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施工建设要求及成本指导价的通知》等文件,规范建房面积人均住房建设不超过25平方米,设计建房“一楼一底”“错层式”“庭院式”等户型,明确统规自建或统规联建等建房方式。按平均住房建设成本不低于80%、不高于100%实施,实行区域差异化补助,明确县外、县城及四个中心集镇、县内村外、村内安置以及县域内购买“小火砖”构造安全住房分别按人均4万元、3.5万元、3万元、2万元、1.8万元补助。
目前,已有887户开工建设,524户已落实建设地基,将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壮大富民产业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牢牢把握金阳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助农增收双赢之路,大力发展立体林业经济。坚持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产业,实现贫困群众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该县主要领导强调。
今年,金阳将继续抓好55万亩“三棵树”种植,在高二半山区种植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多年生牧草10万亩,确保39个贫困村实现贫困户户均种植5亩以上经果林目标。按照“春不借猪、秋不借羊、冬夏不借苗木”的原则,大力实施“五借五还”增收工程。2017年拟在15个贫困村、1404户贫困户中实施“借羊还羊”项目3996只,拟在24个贫困村、1917户贫困户中实施“借猪还猪”项目2130头;魔芋新增种植1万亩,目前已投入461.4万元分别采购种芋40万斤、商品芋16万斤;已投入660万元采购440万株核桃苗木,投入500万元采购1000万株青花椒苗木,投入375万元分别采购5万斤华山松种子和550万株华山松苗木。大力发展“大春、小春”经济。抢抓全州打造“100万亩青薯9号马铃薯示范基地”机遇,采取“春种土豆、秋种蔬菜”模式,即大春种植青薯9号,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小春裸种错季蔬菜,以解决群众经济收入问题,全县规划种植青薯9号10万亩,待收挖之后在适宜地区种植露天秋季蔬菜,在土地和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高山地区种植大棚蔬菜。统筹460万资金在丙底乡丙底洛村建立了49.78亩高寒湿地原生态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基地。
目前,全县已投入4494万元采购青薯9号薯种13973吨。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因村制宜扶持发展基础好、周期短、见效快的种养殖专合组织,支持以村集体经济名义在南瓦片区、派来片区、洛觉片区有条件的村组试点开办小砖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人均达到3元以上。同时,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资金流动帐目、交易凭据等软件资料。目前,39个贫困村已有15个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另24个村正开展注册登记和银行开户工作。
据了解,为拓宽产业链,增加青花椒、白魔芋等农特产品附加值,今年已统筹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魔芋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同时,按照农村、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思路,采取“扶贫+旅游”模式,依托10万亩索玛花、30万亩百草坡、金沙江高峡平湖、西溪河峡谷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致富渠道。目前,已聘请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丙乙底村进行规划设计,力争打造赏索玛花海、品彝族文化、宿彝家新寨、食彝家风味的特色旅游。并加强与三峡公司、四川省构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对接协调,推动构树产业项目尽快落地,计划3月份启动厂房建设。目前,已完成《金阳县构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加工厂、养殖厂和种植基地选址等,即将签订正式的合作框架协议。
层层压实责任 推动更快发展
为进一步健全贫困村“县级负总责,乡(镇)负主体责任,村(社区)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目标责任体制,压紧压实“五个一”责任主体责任,坚决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金阳县联村县级领导主要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负责对乡(镇)和“五个一”责任主体的督导,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主动及时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不定期开展脱贫工作进展情况明查暗访,及时约谈工作推进不力的“五个一”责任主体和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
据悉,该县联村县级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好各乡(镇)主抓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加强与各乡(镇)和驻村工作组联系,及时跟进梳理了解贫困村退出“一低七有”、户脱贫“一超六有”指标落实情况,积极与各乡(镇)协同配合,找准差距,出主意、想办法,补齐短板、推动落实,同时要认真落实联村县级领导的各项安排部署,全力支持驻村工作组组长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驻村工作组要严格遵守驻村帮扶规定,特别是驻村工作组组长,要组织带领“第一书记和农技员”与“村两委”通力协作,切实履行好组织建设、政策宣传、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结对帮扶、产业发展、住房建设、易地搬迁、土地协调、阻工调处、技能培训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职责,努力扮演好联络员、办事员和落实员角色。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担当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团结带领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拟退出贫困村,将年度脱贫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脱贫政策,积极与“五个一”责任主体协调联动,发扬“5+2”“8+N”工作精神,紧紧扭住村退出、户脱贫重点、难点,研究制定务实可行举措,全面动员广大群众投身脱贫攻坚,保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年度脱贫任务圆满完成。
金阳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传承优良作风,努力克服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扎实推动2017年度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紧扣年度脱贫目标,细化分解年度任务,建立年度脱贫台账,实行挂图作战。脱贫任务、标准、政策要心中有数,村情户况、优势短板、思路举措要了然于胸,项目规划、资金运作、力量整合要烂熟于心,不盲目作战;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清一般村、贫困村和极度贫困村,尊重贫困户人员结构、产业现状和脱贫愿望,区别地区类别、地理气候和贫困程度,确定先后主次、着力重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及早谋划、抓早动快,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抓紧启动项目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早日落地开工,抓紧谋划村集体经济项目力争早日投产见效,抓紧落实贫困户脱贫计划力争早日达标脱贫,从一开始就要按照验收考核标准完善准备好脱贫档案资料,以接受省、州、县的评估验收考核,坚决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
新闻推荐
不老神话陈爱莲77岁的舞姿陈爱莲舞台照今年从艺已65年的陈爱莲,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舞蹈艺术大师之一,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她以精湛的舞艺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