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6日至7日,凉山州教育局一行41人组成学习考察团,赴浙江省宁波市考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宁波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了宁波教育现状,分享了宁波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并表示宁波智慧教育经过几年的建设,成效显著,已经积累了大量免费资源,可与凉山州免费共享,实现合作帮扶。
凉山州考察团一行听取了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关于近年来宁波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建设开展状况,对宁波市智慧教育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机制、“一个门户、三大平台、五大体系”的建设内容、“云机房、云录播、智慧校园卡”等智能化的应用项目印象深刻,并考察了惠贞书院、镇海艺术实验小学、海曙区闻裕顺幼儿园等学校,分别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对本校智慧教育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实地参观校园,深入感受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办学特色。
座谈会上,州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浙江正道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州教育局于2016年草拟了《凉山州“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侧重建设教育云平台,资源平台和基础数据平台,各县市教育部门和学校重在建立管理平台,为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推进普通高中“走班选课”教学改革,依托教育信息化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在凉山州民族中学试点,以点带面,辐射全州;各县市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尽快启动本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基础发展水平。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宁波(甲方)与凉山(乙方)合作帮扶的签约仪式,双方从实际出发,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帮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一是帮扶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验指导、专题培训与学习支持。双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协商进行工作互访;甲方为乙方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专题培训活动提供指导与支持,共同提高乙方的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工作的成效;甲方协助安排代表性的案例学校供乙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深度互动与合作。二是帮扶开展教学资源的合作。通过映射方式或目录索引方式等技术手段,通过两方平台接口及授权认证机制,形成访问通道,甲方的教学资源开放给乙方教师使用。资源实体仍保留在甲方资源平台内,保护甲方的资源所有权,双方将在今后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凉山州的整体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落地实施迫切需要成熟的经验指导与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持。凉山州身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教育底子薄,扶贫先扶智;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均衡和公平化,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一直在积极努力探索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和“投入低、见效快、易落实、高成效”的实践模式。基于双方的友好沟通,共同探索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和有效模式,构建设“区域教育均衡”、“教育扶贫”及“民族团结教育”的事实样板项目。合作协议的鉴定,为进一步推进凉山整体工作进程,解决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蒲涛 谢静 胡建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邹阳记者王和斌3月30日,在海拔2200多米的茂县永和乡腊普村,致富带头人罗杰的妻子王德花正在李子树下栽种草莓。“今年计划种植1600株草莓苗,预计产1500余斤草莓,按照去年15元一斤的价格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