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可以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对计算机和现代科技史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它们的运算基础是二进位数学,而二进位数学为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创建的。但是二进位数学与近千年前已定型的中国《易图》又有什么直接关系,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易图》主要指陈抟托名伏羲绘制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等四幅图。陈抟主张的先天易学主要靠《易图》进行师传的。从北宋到南宋,这些《易图》、易理,经陈抟的弟子穆修传给李子才,再传给邵雍,又经邵雍传给了程颐、程颢,最后辗转流传到南宋的朱熹,朱熹认为《易图》最能体现《易经》精华,将四张《易图》加上按语,刻印在《易经》的卷首,并据此对《易经》原文作了注解,使其得以流传后世。
1701年11月,在中国传教的德国传教士鲍威特将陈抟的两张《易图》从北京带到德国,交给他的朋友——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当时正在进行二进位数学研究,他惊奇地发现《易图》中的阴爻相当于二进位数学中的0,阳爻相当于二进位数学中的1,图像中的符号变化规律与自己研究的从0到63的二进位数学完全相符。1702年,莱布尼茨在德国皇家科学院发表《谈二进制算术》的论文,从此奠定了二进位数学的理论基础。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英国驻华大使馆顾问。战后主要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并以研究和评述道教对科学的贡献而著名。1961年出版了多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该书中,他详细论述了莱布尼茨的二进位数学理论和《易图》的关系,用许多令人信服的资料证明莱氏在发现二进位数学的过程中深受《易图》的启发和影响。为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确认,李约瑟把陈抟的两张《易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转载在他的著作第二卷276页后面。正因为有这段科技史话,才有了中国的《易经》对二进位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作了贡献的说法。古老的《易经》对世界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我们的乡贤陈抟和他的《易图》更是功不可没。
新闻推荐
日前,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黄易去世,在这个武侠式微已经很多年的时代,引发无数人怀旧的情怀。武侠小说,尽管一诞生就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伴随过无数少年的青春岁月,并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