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性价比 做一点购物功课 越学越起劲 整成了半个专家

来源:成都商报 2017-05-07 04:05   https://www.yybnet.net/

“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现在还有一种更具体的诠释方法,那就是“买到老学到老”。大学里有不同的专业,但所有人这辈子都必不可少要做同样一件事,并且都要做很久,那就是消费。

说实在的,如今很多人最勤奋好学的时候,恐怕就是买东西之前了。台湾地区的媒体曾经提出过一个叫做“精享族”的消费者分类,特指热衷于研究购物、通过网络获取消费信息的一群人。他们年轻、会花钱,愿意全面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挑选每一样商品。

毫不夸张地说,购物功课,已经成了现代都市人获得新知的一大途径。

趋势

学习和购物的关系越来越近,为了购物而做的功课越来越不可或缺。

自觉或不自觉 我们都在边消费边学习

为了买一只背出去不撞款还好看的手袋,看了五六个公众号的“私享推荐”,参考了肯达尔·詹娜与吉吉·哈迪德的各种街拍,又排除了朋友圈里的代购爆款,才小心翼翼圈定一款较为经典和小众的It bag;为了买台洗衣机,认真研读波轮、滚筒、洗烘一体、集尘盒、烘干机叠放支架是什么意思;甚至连买支钢笔,如果你没有考察一下Lamy或者Pilot,也基本等于无知……

如今,越来越细分的产品类别、层出不穷的新玩法和新流行,不断丰富着人们对某个类别商品的认知,每次感叹“原来还有这个”“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时候都意味着:你需要花时间去了解更多信息,才能找到最贴近自己需要的东西。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这句箴言,面对这个无比发达的消费时代,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今,“小众”才是大受追捧的购物关键词之一。

另一方面,网络电商的极大繁荣,也是促成“消费型学习”成为风气的一大推动力。与实体店里仅仅通过店员的口头推荐和自己的试用不同,电商吸引顾客主要是通过网页上的图文信息,因此无不力求详尽、诱人,再加上买家们个性化、有体验的评价,几乎随便在网上买件东西,你都不可避免地会研究半天。

就这样水涨船高,消费升级的同时信息也在升级,隔三差五被炒作和普及的“网红单品”,也成了当代年轻人购物功课的体现,很多语境下,知道它们是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表示。

抛开这些因素,在越来越多的商品和信息面前,只有多做功课,才能尽量避免花冤枉钱。同时,不知不觉间,因为消费型学习,我们不断增长着碎片化的知识,并且经常真的省了钱、买到了更好的体验,这无疑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同样的钱,你比别人花得更好,更有质量,既实惠,还特有面子,不是吗? (妮娜)

故事

关于电视机的功课

以前是听售货员吹一通

现在是自己整晚查资料

我上次买电视还是在15年前,在成都百货大楼买了一台34寸的纯平彩电。选择的过程就是听售货员吹一遍,然后选一家优惠力度最大的就买了。过了几年,亲戚家换电视,淘汰了一台42寸等离子平板电视,我爸做主,把这台平板电视搬到我家,然后把34寸的纯平彩电搬回老家。去年,34寸的纯平彩电显像管受潮,我劝老爸别修了,直接把42寸的平板换给他。

于是,到现在,我家里快一年时间没有电视看。不过平时看电视的时间本来也少,更何况还有手机。但是最近去了一趟朋友家,在客厅体验了一下他的65寸超大电视,感觉好震撼——屏幕上的侯亮平、李达康,跟站在屏幕前的我,大小比例几乎是1:1。再看手机里的“小人国”画面,简直弱爆了。一问,居然也不贵,才五千多块钱。

上周末立刻往商场里跑了一趟。啧啧,现在的电视跟十多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什么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好多新冒出来的互联网公司都生产电视了。价格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同样是65寸,从五六千元到两三万元都有。就算同一个品牌,价格差别都特别大。

本来是想买一个跟朋友一样的电视回去,但各种型号各种价格引起了我的好奇,便宜有便宜的理由,贵肯定有贵的道理,于是用了一个晚上查阅了相关的各种资料,以及一些购买者的评价。原来,之前家里那台等离子电视早已在竞争中被淘汰了,现在都是液晶电视的天下,但液晶电视有拖影、漏光等问题。不同的面板,不同的芯片,不同的调校,对画面的影响都不同。

而且,最近半年多,因为原材料涨价,很多彩电要么跟着涨价,要么虽然价格不变但是为降低成本,在用料上缩水。比如我朋友买的那个品牌的电视,后来升级的一代居然把“运动补偿”功能悄悄去掉,尤其是最新的一个升级款,使用的面板也不是以前的进口面板了,连支撑的撑脚都由铝合金变为塑料的……各种小动作让很多网友吐槽。看到这里不由庆幸:好在提前做了功课,不然买回来后悔就晚了。

不过,成为一个“专业”的消费者后,麻烦就是,你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但是好的又不便宜啊,觉得还行的电视都要上万元了。心里只好给自己一个小小的鄙视:嫌电视机贵,那不是电视机的问题,是自己钱包的问题。(花椒)

关于护肤品的功课

研究的过程比购买还爽 已成半个“皮肤专家”

也许是因为前男友曾经说过“我喜欢的女生不一定要很漂亮,但一定要皮肤好”这种话,我对护肤有种执迷。但我绝非买买买的败家女,相反,我奉行“断舍离”。所以,要么不买,要么就少而精,好好用。

与减肥主要靠少吃多运动不同,护肤这个领域绝对是个砸钱黑洞,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属于相对专业的生物和化学领域,普通人一般只能凭借品牌的宣传和包装上华丽的字样来判断或自我安慰。

于是不知不觉间,面对海量的护肤品牌和五花八门的护肤品,我孜孜不倦地研究起来。这期间的过程,怎一个爽字了得!

最初,我是通过朋友的推荐,关注了一个研究护肤品成分的公号,作者本人不仅名校化学系毕业,更曾在强生和宝洁这样的日化品大公司工作多年,对于护肤品的配方如何、有效成分哪些,以及使用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说起来头头是道,且温和中肯,也不会轻易推荐产品。

从他那里,我这个高中时化学和生物成绩都平平的家伙,不仅对皮肤的角质层、真皮层结构与特性了然于胸,还挨个儿认识了神经酰胺、烟酰胺、维A醇、维他命原B5等等经常被护肤品商家拿来做文章的有效成分。

防晒霜里的硅油、爽肤水里的酒精,对皮肤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我晓得;维C虽然能抗氧化但是很不容易保持稳定的特性,我记住了;什么是安瓶,什么产品在生产的时候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我知道;大量的植物提取和天然成分多半是噱头,我现在也看得通透……

这种研究的过程,不仅无需消费,还相当于过了一次“用意识购买和体验”的瘾,多爽,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一时半会是体会不到这种乐趣的。

除此之外,所有与护肤有关的新闻、文章,只要碰上了我都会点进去看看,日积月累,感觉真成了小半个专家。

举个不久前的成功案例吧:我在北京的表姐也喜欢捯饬脸,但她的误区在于太注重清洁和去角质,没事就用什么深层洁净的磨砂来搓脸,刚开始是弄得挺光滑,久而久之,皮肤角质层受损,慢慢就变得容易敏感起来。

尤其是最近,进入北方的春天后,她动不动就过敏长疹子,上个月在微信上跟我哭诉,我建议她停用卸妆油、早起只用清水洗脸,晚上也只用氨基酸类洁面产品。没到一个月,她的过敏现象还真的改善了不少,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除此之外,我也下载了一位堪称护肤狂人的小网红自己创业做的APP,她之前在时尚大刊做美容编辑,全球顶级护肤产品用了无数,自己也特别喜欢捯饬那张脸,皮肤好得令人发指。由于她用过太多好东西,因此每次贴出试用体验,都特别受粉丝们的追捧,甚至有些国内暂时没有专柜的小众产品,还曾因为她的推荐一时在网上卖断了货。

在这位小网红的推荐中,绝大多数都是La Mer精华、香缇卡钻石或者La Prairie铂金这种超奢华的玩意儿,我连购买的念头都不会动一动,但照样看得津津有味,大约就像是围观富豪生活的真人秀一样吧,多点儿见识总没坏处。 (Vina)

新闻推荐

两处中国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新华社巴黎5月5日电(记者张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5日决定,正式批准中国内蒙古阿尔山和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日发布公告说,中国、西班牙、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了性价比 做一点购物功课 越学越起劲 整成了半个专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