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巴蜀方音精华群众语言智库

来源:广安日报 2017-05-07 05:26   https://www.yybnet.net/

□宋勇

第二节词汇

(一)名词

3.动物○牲畜

【抱鸡母】又说“鸨鸡母”。当母鸡产卵到了一定时期,它的腹部会产生高温,并就地伏下,见到人总是咯咯叫,竖起毛来想啄人。歇后语:“抱鸡母爬楼梯——脚手软,嘴壳硬。”

【长颈项】又说“大鸭子”,指鹅。俗语:“家有万担粮,莫喂长颈项”,指鹅食量大,吃得多。

【长毛兔儿】①指毛发长的兔子。②也比喻不修边幅者。例:你这个~,头发留这么长干什么?

【牯牛】指公牛。俗语:“逼倒牯牛下崽崽”,指强迫别人干不可能的事。“赶起鸭子上架,憋倒牯牛下儿”,比喻强人所难。歇后语:“刚学会犁田的牯牛——挨鞭子的日子到了”,指接受锻炼或受苦受难的日子到了。

【狗儿】指狗。民间常把公狗称为“牙狗”,母狗称为“草狗”。俗语:“臭得狗都不闻”,比喻至臭无比。“不见狗屎不恶心”,比喻不见到自己厌恶的人或事不会感到不快。

“打狗,鸡上墙”,比喻打击某人,却引起另外的人警惕和行动。“逮不到兔儿找狗出气”,比喻抓不住这个就问罪那个。民间还有“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之说。“恶狗怕揍,恶人怕斗”,指对欺软怕硬的恶人要敢于作斗争。“狗刨骚”,本义指公狗用前爪刨地下的泥土,以引诱母狗。后转喻最简单的游泳姿势,即人的两只手像狗的前爪一样刨水,两条腿同时不停击水,从而产生浮力而缓慢向前游,现多引申为技艺水平低下。“狗肉不上桌”,指有些人上不了大场面,含贬义。民间还有“狗肉上不了筵席”之说。“狗守牛脑壳”,指傻等没结果的事情。“狗咬一口,白米三斗”,指过分要求赔偿。“埋头汉,耷耳狗,嘴里不说心里有”,形容不爱说话的人心里有数。“你是你,我是我,牛儿不跟狗打伙”,指不与之为伍。“塞狗洞”,指把钱财花在无用或不正当的地方。“是龙不跟蛇斗,是人不跟狗斗”,指品格高尚的人不跟低三下四的人计较是非得失。歇后语:“狗吃粽子——屎(死)不解(改)”,指人不改正错误。广安人“sh”“s”难分,常把屎“shǐ”和死“sǐ”读音混淆。同时,将解“jiě”读成“gǎi”,与改“gǎi”同音。“狗啃猪脚——乱扯筋”,比喻人不讲道理扯皮、争吵。“狗屎做鞭——闻(文)也闻(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指一个人没有才能。相反,民间还有“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之说,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狗咬狗,两嘴毛”,本义指狗与狗打架撕咬,双方之间两嘴是毛。比喻争斗双方都是一路货色,也比喻坏人之间的争斗,彼此没有好下场。

【鸡】家禽。雄性称为公鸡,能报晓;雌性称为母鸡,产的蛋可食用。俗语:“鸡脚神戴眼镜,假装正神”,比喻假装正经。“做事做到头,杀鸡杀断喉”,又说指做事应该一鼓作气,善始善终。民间还有“杀猪杀断喉,帮人帮到头”之说。歇后语:“背鸡蛋跶扑爬——没有一个好的”,比喻某一范围内的人或事都不会好。“禾筛罩鸡——啥子脚脚爪(zhǎo)爪都看出来了”,比喻所有细微之处都显示出来了。“温水烫鸡--慢慢扯”,又说“温水烫鸡--够得扯”,比喻事情难以一下子处理完结。

【鸡公】指公鸡。词语倒装现象,如“热闹”常说成“闹热”,“母鸡”常说成“鸡母”,“套袖”常说成“袖套”。儿歌:“又哭又笑,黄狗飙尿,鸡公打锣,鸭子吹号,猪儿起来跳一跳。”俗语:“爱叫的鸡公不巴肉”,比喻言多行少的人没有大能力,干不了大事情。民间还有“爱叫的鸡母不下蛋”之说。“叫鸡公”,指用来报晓、配种的公鸡。也比喻不服输、爱出众、爱争胜的人。歇后语:“鸡公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字面上指鸡冠,谐音指官员、职位。“两个鸡公争窝——都不捡蛋(简单)”,谐音指都不简单。“两只鸡公打架——争一颗米”,比喻差一点儿。“争一颗米”,又说“差一颗米”,指争点儿,差点儿。

【鸡母】指母鸡。俗语:“鸡公不叫鸡母叫”,比喻本末倒置,颠倒主次。“眼睛一眨,鸡母变鸭”,讽刺说话或行为变化极快。

【架子猪】指骨架已大、肉还不肥的猪,即处于生长期的猪。

【脚猪】又说“公猪”“牙猪”“脚子猪”,指专门交配用的雄性猪,此为湖南长沙话在广安的遗存。

【老狗】指年岁较长的狗。常用来骂做坏事的年老男子。俗语:“让猫儿守干鱼,让老狗守骨头”,比喻将人用错岗位。

【马儿】指马,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俗语:“马不知道马脸长,牛不知道牛角弯”,比喻人总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马好不在叫,人好不在貌”,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牛耕田,马吃谷,别人生儿他享福”,指没有参加劳动或经营某项工作的人却偏偏享受该项的劳动成果,很不公平的现象。也指某人福气好无端的就能享受。歇后语:“五条腿的马——好日白哦”,又说“日嘎白了”,指有点奇怪,不相信。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奔跑吧,欧亚大陆上的“钢铁驼队”

中欧班列采用统一品牌今年4月1日西安至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开通“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曾撑起了一路繁华相望;千年之后,呼啸穿梭的中欧班列不断提速,续写着古...

相关新闻:
谈谈写作2017-05-07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 巴蜀方音精华群众语言智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