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震撼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集中的税票展,发黄的旧税票,字迹模糊的税照,薄如蝉翼的税单,原来这就是父亲忙碌了一辈子的税收‘大\’事呀!作为一名税收子弟,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原陕甘宁边区税务局局长石子珍之子石月波动情地说道。
近日,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80周年暨“边区税票回边区”展览活动座谈会在照金举行,几代税收人忆往昔税收工作,漫谈税收万象,对比“税”月今昔,揭秘税票背后的故事。
“短短30年,我连做梦都没想到税收会有这么天翻地覆的变化,手工税票和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声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税票和电脑键盘的敲击声。税务干部的办公环境变了:曾经的土坯房变为办公大楼,液晶屏的电脑替换了算盘和圆珠笔……征收模式也变了:从下户收缴到纳税人上门申报,从手工开票到网上办税……”市国税局税务协会秘书长王祖文回忆道,1989年,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每次去陈炉山区的小煤窑收税,来回都要步行30公里路,尤其是碰上下雨天,没有雨鞋,我们光脚穿着布鞋,挽着裤管儿,经常是手脚并用,爬也要爬到银行,让挎包里的税票和台账安然无恙地入库银行。
“税票和台账就是税干的命根子呀,税票又是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唯一凭证,一旦台账和税票丢失,纳税信息将无从查找。”已有28年税龄的老税干王祖文感慨道。
那个年代,收税人有一句顺口溜:“羊肠小道路难走,爬山涉水车骑人,不分白日和昼夜,收税还靠两脚行。”尤其是征收屠宰税,经常是两三个小时才能收几块钱。那时候的农民,哪怕是交一只羊的税款几角钱,都很难拿得出,对个别人家的税款需要反复跑好几回才能收到。如果赶上饭点,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经常是饿着肚子在山区一趟一趟跑着。
“税”月如歌,一张张税票承载着历史变迁,映衬着改革红利,更记载着几代人的税收情。(本报记者 张芳)
新闻推荐
“中国天眼”睁眼“看见”2颗脉冲星 这是我国天文设备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
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工作人员在FAST馈源舱内工作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在介绍新脉冲星发现过程(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4100光年,1.6万光年。坐落在贵州群山之中的“中国天眼”,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