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生物创始人、传染病学博士吴盟表示,“从试验结果看,四款普洱茶样品,无论储存年限的长或短、采购价格的高或低、是生普或熟普,都没有检测出超过国家食用标准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生长在土壤和花生、玉米这一类食用物质上。这一类它本身是菌类、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而茶叶在制作后,无论是糖分还是蛋白,含量都是很低的,微生物能不能生长都是一个问题。 ”吴盟认为,茶叶里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鞣酸这类有效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微生物的生长是有抑制作用的。吴盟表示,即使是在广州那样潮湿的情况下,只要不是人为地给茶叶增加湿度或者喷水,茶叶基本上还是能保持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只要在基本储存条件满足、采购来源正常的情况下,这些普洱茶相对来说都是安全的、可以拿来饮用。 ”
普洱的加工温度不适合黄曲霉生长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赵力超表示,普洱确实是靠霉菌发酵生产出来的,主要是黑曲霉。黄曲霉也是自然界常见霉菌,在普洱加工中确实有可能飞到茶叶上。但很巧妙的是,普洱的加工温度不适合黄曲霉生长,同时黑曲霉的大量生长也会竞争性抑制黄曲霉。 “在普洱中,黄曲霉来不及产毒素,就被抑制了。”赵力超介绍,普洱工艺中还有一个“陈化”步骤,这个步骤是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的。“但污染不是该步骤本身产生,而是工厂在执行这一步的时候,普洱因为‘劣质原料、储存不当和货物混放\’等原因引入了黄曲霉毒素。 ”
万一买到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致癌风险有多大?赵力超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普洱独有,很多比普洱吃得更多的食物都有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例如,花生、大米、玉米、大豆和各种坚果。这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一样可能会感染黄曲霉毒素,或者污染黄曲霉毒素。如果严格要求不含黄曲霉毒素,基本上这些东西都不要吃了,所以国家是对这类产品立法做限量标准。例如:花生和玉米以及它们的制品,限量为20ppb。20ppb是多少呢?20ppb黄曲霉毒素的量,相当于吃掉1公斤大米,同时吃进去半粒米重量的黄曲霉毒素。赵力超提醒,因为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因此喝茶的时候,喝到嘴里的黄曲霉毒素更是极少。 ”
普洱茶本身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称,普洱茶本身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普洱茶样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最大的可能是生产和仓储环境恶劣,以及用被污染的容器晒茶储茶造成外源性污染。 ”她指出,只有黄曲霉产毒菌株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不受外源黄曲霉产毒株污染,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另外,若有黄曲霉混入,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黑曲霉会对黄曲霉产生抑制作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普洱茶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类含量很少,缺少黄曲霉滋生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基础。
朱毅介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所长期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每年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就达1.5万批次,并未发现茶叶存在真菌毒素污染风险。在每年的国家风险监测和客户委托检验中,也并未在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滥用可致人上瘾、瘫痪的“笑气”事件增多。记者2日从浙江省云和县检察院获悉,该院日前对一名非法经营“笑气”的男子提起公诉。“笑气”,化学名称一氧化二氮,原本是一种用于医疗麻醉和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