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辽宁大连)
春城啼血
这一场来自春天的杀戮,防不胜防
那些被鲜血濡湿的行囊压着我
喘不过气来!这更加凌厉的雾霾
逼迫三月一日的京城
南锣鼓巷的夜晚一阵紧似一阵
疼痛起来
我不得不交出睡意,把心
揪出来,交给警觉,交给恨
那些无辜,善良,奔波的身影
先于驱之不散的雾霾,消失
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
在南中国无边的夜色里
突然与亲人走散,突然被暴戾绊倒
突然就去往另外一个世界
灾难,灾祸,天灾人祸,从天而降
一把又一把,有预谋的刀
失眠的夜晚,我开始怀疑红嘴鸥
是不是传说中的杜鹃鸟
总是给春天带来无限的哀伤
我开始怀疑与人为善究竟是不是
一种美德?我是不是需要提防
身边
走过的每一个人?如果第一滴血
就让我们警醒,我们能否从此
不再踏上那些前途未卜的旅程?
深夜去大理古城见一个诗人
——兼致潘洗尘
你用上好的熟普洱
为李琦大姐和我
洗去一路风尘,和一身疲惫
然后用大理古城的风花雪月
为我们量身订做了一个
无与伦比的夜晚,和相逢
在我看来,你这样的人
一定是要住在大理的
或者说,一定要在大理
度过余生
松花江给予过你最初的浪漫
但你口口声声说是要去看海的呀
索性就在东北和西南之间
划了一条抛物线,把包括六月
在内的所有月份,连同你
仗义的身子骨,一齐
抛向苍山,抛向洱海
抛向一个长年
不爱下雪的地方
李琦大姐说,从你十八岁开始
她就看着你在中国诗坛上
慢慢长大,直到你
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们执意在一个并不浪漫的夜晚
去看你,只是想
给你一个突然袭击,只是想
抓住一个东北诗人在他乡
真实生活的尾巴
我们闻到了你院子里桂花的暗香
我们看到了你如花似玉的妻女
我们见识了你高朋满座的往来
我们目睹了你偏安边陲一隅
却心怀整个诗坛的雅量
这就够了!我们不虚此行
而你终将不虚此生
你一遍遍向苍生发出的天问
足以令更多的诗人露出尾巴
如果我们不能再次跋山涉水来
看你
那么我们就在四面八方遥遥相约
一起去看海,好吗?
腾冲记之二:热海玉温泉
当火山把海煮沸,腥咸
就变成了暗香
大海能有多大,热海的热
就有多么辽阔
热海一再升腾,火山岩仍然温暧
如初
而我心如玉,凝脂
我心如海,浩荡
我心如花,暗香浮动
我心如佛,忘了自己
腾冲记之三:银杏村
这些高龄的公孙树
是江东人举起的火把
是腾冲喷涌着的一只只慧眼
散落在街巷和亭院里的
通常是一些失足的火苗
它们把大惊小怪的外乡人都点燃了
他们用镜头对那些活化石评头论足
一棵老树发现了人们
生活方式的浅薄和自以为是
更多的银杏叶选择了沉默
入茶,入药,入我心
却不入世
你的眼睛越来越蓝,天空越来越
绝望
一枚踏实的银杏叶,总是对远山
俯首贴耳的浮云,视而不见
李皓 1970年8月生于大连,《海燕》文学月刊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辽宁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至2010年中断诗歌创作,2011年回归诗坛。已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各级报刊发表大量诗歌,多次获奖,著有诗集两部。
新闻推荐
红色名录显示,禾花雀已升级至“极危”。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黄胸鹀(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极危”,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