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代需要“精神世界的拾荒者”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1-26 11:11   https://www.yybnet.net/

杭州拾荒老人韦思浩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既有文化又有文明,既有教育又有教养。我们时代需要更多“精神世界的拾荒者”,他们散发出的崇高光芒,足以温暖和打动整个世界。

毛建国

1月23日,一场温暖的展览在被网友称为“最温暖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开幕。展览的主角,是打动了许多人的拾荒老人——韦思浩。当天,韦思浩老人雕像正式向公众展出。这座铜质雕像由热心人士众筹,是老人的半身像,加上底座总高度为1.95米,身下是一叠报纸和书籍。(1月24日新华社)

在中国人的文化叙事里,雕像与展览,是十分神圣的符号。一个“拾荒老人”何德何能,能把雕像立在图书馆这种地方,而且还办了展览?这恐怕是很多人想问的。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两年前的报道中。当时,一则《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报道,将76岁的拾荒老人韦思浩推进公众视野,老人在图书馆读书看报的画面定格在很多人脑海中。然而世事无常,2015年11月,老人因为一场车祸而不幸离开了世界。他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老人捐资助学的证明和受助孩子们的来信,由此续写了温暖故事。

对于这位老人,仅仅用“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远远不足以概括其全部。韦思浩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生活潦倒,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图书馆读书看报,源于长期对知识的信仰与追求;他长年捐资助学,自觉洗手看书,则体现了文明与道德的一面。韦思浩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既有文化又有文明,既有教育又有教养。网友把他称为是“精神世界的拾荒者”,已然说明了一切。

一个故事的价值,放到时代背景下观察,往往会有更清晰的发现。人们为韦思浩老人所感动,何尝没有时代大背景的原因?文化与文明,是舆论场经久不衰的核心议题,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以公共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下,是最应该讲文化讲文明的时代,然而也不乏关于文化文明焦虑。在人们心中,痛莫过于“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国民阅读率一直不尽如人意;伤莫过于有文化的人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很多人身上看不到应有的文明与教养。

所有的改变与努力,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最好的自己”,应该体现在文化与文明、教育与教养上。要追求心灵“诗意地栖居”,就要成为精神上大写的人。韦思浩老人的故事温暖了一座城,感动杭州人。因为想把这个温暖的故事留下来,前后不过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众筹老人雕像”的爱心行动。设计制作雕像的工艺美术大师,还把众筹费用全部捐出来,老人女儿为父亲的爱心接力……这些人都是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都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为推动一个“更好的社会”增砖添瓦。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精神世界的拾荒者”,他们散发出的崇高光芒,足以温暖和打动整个世界。

新闻推荐

“职业打假人”作假

据《扬子晚报》报道,超市里转了一圈,出来拿着罐奶粉说是过期的,向超市十倍索赔4080元,这一诉讼在一审时获得支持,但超市不服提起上诉。南京中院细细一查,发现这罐奶粉根本就不是这家超市销售的,遂认定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时代需要“精神世界的拾荒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