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第二笔咋写,到底是“横折”还是“横折钩”?近日,一道一年级的语文题难倒了浙江杭州一对夫妻,更是难倒了多所高校的“学霸”。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一年级语文题难倒大学毕业的家长
杭州的魏女士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和文字有关的工作,自认女儿的小学作业难不倒她;她的先生姓余,更是对语文非常自信。但夫妻两人同时栽倒在这一道一年级的语文题上。
该题目的内容为“旦”字的第二笔和“旧”字的第三笔是“乛(横折)”还是“?(横折钩)”———这是一道杭州拱墅区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题。
妈妈选了两字均为“乛”;爸爸看到,认为两字应当都是“?”。夫妻两人争执不下,去翻女儿的语文书,他们看到书上“白”字第三笔、“明”字第二笔、“四”字第二笔均为“?”;而“口”字“中”第二笔均为“乛”。
两个人根据书本推测了好久,依然无法得到有关“旦”和“旧”那一笔的准确表述。
他们都想说服对方,于是干脆去查资料,这一查,两人都坐不住了:一年级语文说“四”的第二笔是“?”,而百度百科上显示的是“乛”。
余先生以“四”字为例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没想到评论十分火爆。他例举了其中5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百度”型———“四”字第二笔就是“乛”;
观点二:教科书至上,不会错,一定是“?”;
观点三:两种写法都对———规范下是“乛”,但“手写汉字笔意相连会自然出钩”;
观点四:字体误差———宋体字不带钩,楷体的字中就有个小钩;
观点五:“日”、“曰”型———一般的“日”字型第二笔带钩,如果是“曰”字形状的不带钩。
前后一个多小时,余先生的朋友圈有了50多个赞,140多条评论,但众说纷纭,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果那么搞不清楚答案,那么我就想找到一个何时写‘乛’、何时写\‘?’的规律,至少能让女儿在面对考试时做对。”
●国家语委的规范与小学教材也不统一
为了找到这个规律,余先生找到了记者。记者在一时没法给出规律的时候,去找了几所知名大学毕业的学士和硕士———其中包括杭州本地的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外地的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前后有18个曾经的“学霸”参与“作答”,认为“四”第二笔为“乛”的有11人,认为是“?”有5人,比较模糊无法给出选择的有2人。当这些人得知语文教材上显示为“?”时,表情语气不一。“不太可能吧”的疑惑声一片。
很快,另一份权威材料让这种疑惑推高到了新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7年4月7日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以宋体字笔画为准)———像“口”、“西”、“四”、“国”、“直”这样的字相应的笔画就是“横折”。
一年级教科书是“横折钩”,《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说是“横折”。我们该相信谁?
“‘四\’字第二笔为‘横折钩\’,日常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确会面临笔画这个问题,而且是基础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同时也是难点。”杭州下城区某知名实验小学一位高级教师说,教材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审定,且会时时修正,是教师教学中最为权威的材料。从老师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必须按照教材来教学,不能随意调整改变。
据新华社、《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2018年1月25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称“捷信”)与中日友好医院、布拉格紧急医疗服务部在北京共同签署了《空中救护服务领域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捷两国在航空医疗救援方面的合作进入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