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2月5日电(记者李文哲)进入采暖季,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仰韶村村民关永伟给家里来了个大翻新——把室内的墙面重新粉刷一遍,烟雾缭绕、墙面发黑、每天收拾炉渣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如今,经过新一轮农网改造,河南农村老旧线路线径过细、线路电压低、大功率家用设备带不起来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而随着“电代煤”清洁取暖的推进,各地纷纷出台的相关设备购置和电价补贴政策成了“药引子”,不少农户“用得起”电。
据了解,开封市对台账内“电代煤”居民采暖用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每户每采暖季最高补贴电量3000千瓦时,超出部分由用户承担。截至1月23日,仅开封祥符区的“电代煤”运行补贴累计到账就近2千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明确规划,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70%,将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
推进清洁取暖,不仅让“天蓝冬暖”两不误成为可能,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生活,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潜力,带动农村消费再升级。
在安阳市殷都区曲沟镇东彰武村,村民新型社区建筑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共计378户。由于距离市区约15公里,市政供热管网无法覆盖。2017年引入“电锅炉+相变储能系统+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供暖模式后,取暖问题得到改善。
新闻推荐
█热评文/张辛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的“食客”多了。曾经“高大上”的商场摇身变成特色餐饮聚集地,不到饭点就排起长队;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卖小哥身影……“吃”本不是新鲜事,“舌尖经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