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路延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原名《十八春》,1950年起,曾在《亦报》连载,但张爱玲似乎对小说不甚满意,于是1966年又改写,名字也变成了如今的《半生缘》。
熟悉张爱玲的读者都清楚,她是自称有Cloth Crazy的,她留下的不少衣服,如今看仍然时髦,并且先锋。她小说中的人物,更是时时都穿着妥帖的衣裳,毫不吝啬笔墨,比如《半生缘》里,无论顾曼璐还是顾曼桢,抑或石翠芝等,都有不少穿衣的描写,而张爱玲的妙处,更在于穿衣不只是穿衣,它和人物、小说是一脉相承的,如今就来看看《半生缘》里的衣柜。
女主角是顾曼桢,一出场是世钧视角“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著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手上戴着红绒线手套”,顾曼桢家里儿女众多,她排行第二,家中全靠当舞女的姐姐供养,穿旧大衣是很寻常的事,或许还是姐姐传下来的,毕竟是羊皮大衣,值几个钱。
两人还不太熟时,世钧中午下了班,来找叔惠,只有曼桢在,这时的她,是“围着一条红蓝格子的小围巾,衬着深蓝布罩袍,倒像个高小女生的打扮。蓝布罩袍已经洗得绒兜兜地泛了灰白,那颜色倒有一种温雅的感觉,像一种线装书的暗蓝色封面”。
两个人恋爱后,世钧说是一见她就喜欢的,这未必准确,但有好感是肯定的,所以穿着洗发白的旧袍子,也是温雅可爱。
注意这时的曼桢,穿衣服都是素色,并且旧,只有围巾、手套等小件,会有红红的亮色,这和她家庭也有关系,曼璐已经不再是舞女,蜕变成二流交际花,家里总是人员嘈杂,她已经长成少女,总要避免额外的注意。
两个人开始暧昧时,曼璐也要嫁了,于是“她今天也仍旧穿了件深蓝布旗袍,上面罩着一件淡绿的短袖绒线衫,胸前一排绿珠钮子”,虽然还是蓝布旗袍,绒线衫已经亮起来了,绿珠钮子更是活泼,对曼桢来说,这对她和家来说,都是一个有希望的时期了。
等到曼璐结婚,她和世钧差不多默认了关系,人算很欢喜了,穿衣服也是“新做的一件短袖夹绸旗袍,粉红地上印着菉(通绿)豆大的深蓝色圆点子”。
这里明确交代了她的着装背景,以往永远一件蓝布衫,除了省俭,也是一种自卫的作用,姐姐出嫁了,没有那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了,也就没有顾忌了,所以“世钧觉得她好像陡然脱了孝似的,使人眼前一亮”。
叔惠不是男朋友,要迟钝一些,是突然发现她漂亮的,“她穿着一件浅粉色的旗袍,袖口压着极窄的一道黑白辫子花边。一看见她便怔了怔,曼桢今天怎么这样漂亮?”这时候的曼桢,早从蓝色穿成了粉色,符合她少女的年龄,加上谈恋爱的缘故,整个满溢着喜悦,生出万般风情来。
也有素的衣服,被一鹏发现的,送嫂子的布料“一段瓦灰闪花绸,闪出一棵棵的小梅桩”,于是一鹏笑道“跟顾小姐那件衣裳一样!我正在那儿想着,她穿得真素,像个小寡妇似的。原来是你送她的!”那时候,送女人总是送衣料,世钧还送过衣料给叔惠母亲,叔惠像她,都长得漂亮,只是家里不富。
这段时期,也是曼桢穿得最漂亮的时期,然后只是转瞬即逝。
世钧回南京照料父亲后,两个人估计得异地恋了,他找曼桢,“就看见曼桢那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披在椅背上”,她似乎只有这件大衣。
她去南京时,应该穿的也是这件,所以世钧嫂子说他眼高于顶,看不上南京的小姐,但这位上海小姐也不见得时髦。而等到小说都快结束了,翠芝读到当时她和世钧的情书,想起她,也是陡然冒出这句,“那个顾小姐,穿着破羊皮大衣到南京来的,还说是叔惠女朋友,我就不信。”
这两处都极妙,女人有些天真的地方,比如都是看衣服看人的。翠芝则总在无意中暴露自己的内心,虽然她总是藏着,也只有这些无意中才能看出来,她倒不在意世钧,只是在意“我就不信是叔惠女朋友”。
然而她毕竟是上海人,还是和其他上海小姐一样时髦,比如大冬天,依然“脚上穿著一双瘦伶伶的半高跟灰色麂皮鞋”,里面穿着丝袜,所以长了冻疮。
被姐姐、姐夫联手算计后,她还怀孕了,被关在房里,后来生孩子难产,住医院才逃了出去,是隔壁产妇金芳仗义,两口子帮她,金芳夫妇是菜市场卖蛋的,曼桢穿她衣服,是“一件格子布旗袍,一条绒线围巾和一双青布搭襻鞋”,非常朴素家常的逃走了。
之后,几乎再没有写她的打扮,曼桢也变成了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后来,曼璐死了,为了孩子,她跟了祝鸿才,也是说“她完全无意于修饰,脸色黄黄的,老是带着几分病容,装束也不入时”,想来曼桢那样的,也只有爱一个人才会打扮吧,但世钧早结婚了,两个人还误会着对方。
新闻推荐
2月24日,山西省国资委召开省属企业、市县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山西国企国资改革进一步深化。2月24日,山西省国资委召开省属企业、市县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包括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