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上学较早、睡眠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此而言,此次浙江全省推行小学生早上“推迟上学”制度,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上午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时30分,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冷静客观分析,可以看到,“太早到校”只是造成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一个很次要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普遍实行的小学生上午8时上课到底早不早。根据研究,小学生一般每天的睡眠时间以10个小时左右为宜。那么,小孩子一般晚上9时左右休息,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是不会影响充足睡眠时间的,也误不了上午8时准时上学。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每天要8时准时上班的家长,还能在照顾孩子上学后不误上班。
反过来再看所谓的小学生每天早上“推迟上学”、不得早于8时到校等规定,不但与保障孩子充足休息时间无必然联系,还会引发更大的家长管理孩子失序问题。同时,这样做可能催生早托等社会机构,除可能对孩子的安全不利,更会让家长不得不付出更多金钱。
事实上,与其全面推广“推迟上学”,不如切实做好小学生减负、课程课业优化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通过扎实科学的学科内容减负、安排,才能换来合理有序的学习节奏,让孩子不至于写作业写到深夜,更没必要晚上还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此外,家长也要做好家庭作息时间安排,不能一方面让孩子常常晚睡,一方面又抱怨孩子睡眠不足。
只把原因归结于“太早到校”,不从其他方面找症结,仅仅靠推行“推迟上学”制度,难以保障小学生得到充足睡眠。
新闻推荐
■胡伟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的是更高起点上的艰难攀登。“中国赢在了现在,但能否笑到最后还很难说。所有人都在观察,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