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如何享受慢生活?有网友做了一个“慢生活”公益网站,寻找、吸引全中国的“慢族”人群来和他一起“慢生活,慢旅游,认识有趣的人,一起享受慢生活的愉悦”。近日,记者采访了最近比较火的南京部落的发起人“慢先生”,听他讲述如何拒绝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抛弃“相顾玩手机”的社交模式。
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结缘“慢生活”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生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南京有个“慢生活”部落,最近在豆瓣火热招募慢生活爱好者参与城市周边游活动,“和有趣的人一起享受慢生活旅游的愉悦”。发起人是来自武汉的“慢先生”,他告诉记者,做“慢生活”活动以及筹办相关网站已经有三四年,现在全国18个城市都有团队运营部落。
团队成员大多是志愿者,凭借对“慢生活”的热爱,策划活动并张罗场地。“其实平时他们都有工作,都是晚上加班完成,非常辛苦,但大家乐在其中。”
报名前来参加的网友们则采取AA制,每人花几十块钱就能成行。每次活动人数都控制在9到15人,没有人声鼎沸,但追求质感,既学到东西、品味传统文化,又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譬如,今年年初大雪时举办的活动就是“我有酒,你有故事和诗吗?”每个人都要分享一个与冬天、雪有关的诗和故事,相当文艺了。
“放下手机和单调的两点一线生活,真正的慢生活,就是让从事各种职业、在各种城市打拼的人们都可以找寻到真正的自己,能够平衡生活与事业,用最舒服的状态和最理想的节奏来过生活的每一天。”“慢先生”笑说。
被调侃开间“减肥俱乐部”
80后的“慢先生”学机械设计出身,拥有媒体工作经验。他说,对于生活,自己是一个喜欢兼顾而不偏执的人。“念书时,喜欢文科,却选读理科;喜欢足球,却选修网球。毕业后,擅长编辑创作,我却玩起软件创业;就在别人认为我具备创业头脑时,我又做起朝九晚五的小白领。就在别人又认为我这个小白领终于安分了时,我又折腾起慢生活俱乐部。”
“这个设想来源于我曾经几乎丢掉所有的兴趣爱好、混沌过了三年的小白领生活。每天端着一杯水,立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对面的保安亭,相看两不厌。后来实在看厌了,也就有了慢生活俱乐部。”“慢先生”说,在白领生涯末期,走路偶尔会有微小眩晕,伸个懒腰全身关节噼啪响,最要命的是,有一天路过银行,从玻璃门上看到自己的影像,心里嘀咕“这谁呀,怎么胖成这样了?”……其实这都是白领族职业病的前兆,不幸全中招了。后来好多朋友问我怎么瘦了这么多,“我总是回笑说用‘慢生活的方式\’。不去健身房,不跑不跳,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生活的方式和节奏,这些改变都是自然发生的。”
三个月瘦了18斤,朋友们都调侃他,“别搞什么慢生活俱乐部了,就搞个减肥俱乐部吧。其实我所主张的慢生活,其本质是新时代下的健康生活,其外在呈现的则是中国式现代生活美学。”
找回曾经丢掉的兴趣和爱好
他说,自己是慢生活的实践者,也是慢生活的受益者。“我找回了很多曾经丢掉的兴趣和爱好。床底下瘪了气的足球,柜顶上落满灰的网球拍,遗忘了的钓鱼竿等;也新增了徒步背包,露营帐篷,山地自行车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封笔六年没有进行任何文学创作的我,如今又提笔归来,为慢生活而作。总的来说,因为慢生活,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安静而丰盛。”
“慢先生”也经常被问及:你一个人时,慢生活很好,结婚后还能这样慢生活吗?“当然可以啊,慢生活是一种生活状态,亲子家庭也可以慢生活,到我们这批人老了,还可以组织老年人的慢生活,这就是这份事业最美好之处。”他告诉记者,目前网站在全国拥有十几万粉丝。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涵盖75后到95后年龄层,以文艺青年居多,还有家庭主妇、公司白领以及自由职业者。
未来“慢先生”的野心是,扩大“慢生活”的版图到50城,每天有200场“慢生活”活动在不同城市开展。“以前我路过这个城市的美好时,总会觉得自己是个过客,创办慢生活俱乐部后,当我路过这个城市美好的人、事、物时,我想到的是一定要和它们发生连接,和更多的人分享它们的美好。”
新闻推荐
“网信浙江”微信公号5月15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秩序,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湖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高新(滨江)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5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