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家从缅甸琥珀中揭示蛉类幼虫的伪装行为演化史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8-22 20:04   https://www.yybnet.net/

蛉类幼虫复原图(杨定华绘) 受访者供图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昆虫演化出不同的伪装术。近日,中、意、美三国科研人员对缅甸琥珀中的蛉类幼虫进行了合作研究,揭示了蛉类幼虫的伪装、掘穴行为以及相关捕食行为的演化历史。研究成果于8月22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覆物行为(主动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材料遮盖体躯)是昆虫伪装术中最奇特、最复杂的一类。该行为的化石证据极其稀少,因此我们对该行为的早期演化了解甚少。2016年,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曾在《科学》杂志的子刊《科学进展》发表论文,揭示了1亿年前的缅甸、法国和黎巴嫩琥珀中蛉类幼虫的覆物行为。但这些昆虫具体的形态演化历史和行为演化历史则仍旧模糊不清。

在该研究中,南京古生物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王博研究员等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收集的琥珀化石,对缅甸琥珀中蛉类幼虫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和形态学分析。

研究团队共描述了缅甸琥珀中蛉类幼虫11新属11新种,这些新类群都属于脉翅目蚁蛉亚目。该研究基于现生蛉类幼虫和相关化石数据,重建了蚁蛉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关键的行为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缅甸琥珀中各类蛉类幼虫 受访者供图

研究结果显示,关键的行为学特征和蛉类幼虫的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即关键形态可以反映相应的行为。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蛉类幼虫的伪装行为、掘穴行为等很早就在干系类群中出现了。特别是伪装行为可能独立演化至少3次,分别出现于蚁蛉亚目基类群、细蛉亚科和蚁蛉总科。

此外,该研究也发现掘穴行为是蚁狮后期繁盛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现在蚁狮主要生活在干旱地区,但其祖先却生活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研究结果揭示了蛉类幼虫的伪装、掘穴行为以及相关捕食行为的演化历史,相关分析方法也为下一步其它昆虫行为演化提供了参考。

该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相关论文:Badano D.*, Engel M.S., Basso A., Wang Bo*, Cerretti P.* (2018) Diverse Cretaceous larvae reveal the evolutionary and behavioural history of antlions and lacewings.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18-05484-y

新闻推荐

应勇率上海市代表团访问澳门:会见崔世安 沪澳签合作备忘录

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8月21日至22日访问澳门。访问期间,应勇会见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学家从缅甸琥珀中揭示蛉类幼虫的伪装行为演化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