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亦乐乎。出发!跟随导航,一路向西,目标:云南广南坝美。
一路狂奔,我们在下午赶到了坝美。下车一看,简陋的停车场与售票处让我大失所望,想象中的“高大上”呢?失望之余,管理员还告知,原有的接送马车取消了,我们要自提行李步行半个小时进村,因是石板路,拉杆箱也不适用。大家只好轻装上阵了。
沿着石板路,伴着清清溪水,古树婆娑,竹子掩映,鸟语花香,牛马庄稼,我们的脚步倒也轻快。拐过弯来,忽然听见水声阵阵,只见前面一个小瀑布飞流直下。走近一看,原来是筑坝形成的一个小小人工湖,水溢坝而出。湖上排列一溜独木舟,水的尽头赫然一座大山,大山峭壁上赫然一个狭长的山洞。这应该就是入口了。
大家迫不及待,五人一船鱼贯而上。很快,来到了洞口,只见水从几米宽的洞中缓缓流出。摸了摸水,河水冰冷。抬头往上看,洞顶高达几十米,怪石嶙峋,众多燕子上下翻飞,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随着不断深入洞中,光线渐暗,最终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大家争相鬼哭狼嚎,大呼小叫,自娱自乐。这时船夫才打开头灯,继续前行。不时有船迎面而来,船只在狭小洞中擦身而过,不得不佩服船夫的高超技艺。头灯照射范围以外一片漆黑,头顶不时有东西呼啸而过,船夫说是蝙蝠。突然,头上光线亮起,原来是洞顶有天窗,光线从中射入,让我们得以见识洞中的景致。不一会,我们又重新没入黑暗之中。大约20分钟之后,我们钻出黑暗,弃船上岸,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终于踏上了世外桃源的土地。
向导兼客栈老板娘带我们绕远路,方便看村庄的全景。田间的小路果然是绝佳的观景平台。环顾四周,只见群山环抱,我们置身于山间盆地之中,远处山坡之上房屋错落于绿树之中,眼前大片的稻田,绿油油的水稻尚未抽穗。沿路栽种的桃树已果实累累,若是赶上桃花盛开的时节,微风拂过,落英缤纷,再配上鸡鸣犬吠,那岂不正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了吗。回头再看,来时的山洞已掩映在树丛之中。
客栈就坐落在一棵参天古榕之下,看那古榕要七八人才能合抱,最奇的是她的大片根茎竟然裸露在外,沿着山坡倾泻而下,犹如瀑布一般,招引了众多游客的镜头。古榕结了满树的果实,在客栈楼上的走廊上触手可及,只可惜那只是鸟儿的美食。
村子很小,为了节省耕地,房子全部沿山坡修建。蜿蜒的小路通向各家各户,山坡下平地是一个小广场,据说在游客多的时候有篝火表演。广场外就是小河了,小河对岸是一小片绿地,绿地外即是大片的稻田了。走过小桥,在石凳上坐着发呆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我还真有点怀疑当年词人是否来过此地呢。
晚上的村子极为安静,这里没有过度开发,没有夜店,没有酒吧,也没有绚丽的灯光,全无丽江之流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充满铜臭的商业气息,这才是真正适合发呆的地方呢。散步回来,客栈老板交代我们睡前帮关了楼梯间、走廊的灯之后,竟自去休息了!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嘛。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在村子里唯一的一家早餐店吃了过桥米线之后,决定到处走走。小河中两个小孩在裸身戏水,码头上则是一群姑娘在洗衣。过了小桥,沿着河岸的田埂与灌溉渠溯流而上,无意中发现了极致的美景。
清清的河水在窄窄的河中流淌,水或缓或急,水草、小鱼清晰可见,水车在悠悠地转着,村民养的鸭子在河中欢快地洗澡。沿河是不知名的大树,不知当年谁人所种。有些树干脆整个树根都泡在水中,这定是耐涝的树种,有些河段甚至两岸的枝叶遮蔽了河面。一艘小船泊在岸边,船边的水中倒着一棵枯树,看样子已有些年头了。这番景致颇有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静谧味道。再往上走,是一个矮矮的水坝,问人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搭船出村的码头了。群山、小桥、流水、古树、稻田、小船、水车、鸭子、戏水、浣衣……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不就是一幅经典的中国山水画了吗?
出村的行径同样让人惊喜。乘船逆流而上,又穿过一个水洞,但洞中不是漆黑一片了,霓虹灯让洞穴充满了梦幻色彩,至于形色各异的钟乳石长得像什么就靠大家的想象了。穿出水洞弃船上岸后要乘坐马车,小朋友们欢喜异常。马车随着道路的坡度或快或慢,不一会到了一个码头,前方已无路可走,大家又弃车乘船,最终从世外桃源回到了人世间。
回顾坝美,我觉得那进村出村两个水洞是画龙点睛之笔,倘若没有它们,坝美则“泯然众人矣”。陶氏桃花源进村之洞是旱洞,需“舍船”而过,而坝美是水洞,需弃车乘船,貌似更“与世隔绝”。更难得的是出村又是一水洞,充分满足了游客新奇之心。两者相比,坝美更胜一筹。
别了坝美,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新闻推荐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9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多家大型商超销售的鸡蛋、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