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深圳居民近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掀开衣服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竟有一个亮灯的监控探头正对病床,此事引发网民对就医隐私保护的担忧。医院检查区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否合理必要?摄像头操控APP为什么安装在医务人员个人手机上?如何保护好患者隐私避免摄像头无序、过度使用?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必须承认,医院检查室也属于公共场所,不是私人空间。既然是公共空间,就必须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前提,所谓的隐私权必要时应该为此让路。更何况,在医务人员面前,患者也难有隐私可言。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医院检查室装摄像头,利大于弊。一方面,可以倒逼医院及医务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医院检查室内的情况有据可查,有效规避医疗纠纷,融合医患关系。
然而,即使患者在医院无隐私可言,医院也不能在检查室秘密安装摄像头,行“偷拍”之实。对此,患者有知情权,医院安装摄像头处,应有明确提示。特别是,监控后台的数据储存和处理,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不是谁都可以调看、谁都可以用的,更不能公开传播;否则,泄密的人,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目前,关于公共场所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使用,我国尚存在很多的法律空白,需要制定并出台相关制度,有针对性地予以规范。首先,公共场所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否可以安装摄像头,对于安装的摄像头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相关法律应该予以明确。通过完善的规则制度,来实现公共场所中个人隐私的保护。同时,监控设备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对公共场所中的个人信息有保管、处置的权利,但这种保管、处置的权利要以其内容不影响和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
新闻推荐
“实”字为先,为西部全面复兴贡献港湾力量 八大峡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义
此次大会聚焦基层,给我们基层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八大峡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将化共识为共为,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