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娜)9月20日,沪通长江大桥最后一节钢梁完成焊接顺利合龙,这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记者获悉,长安大学科研团队提出的一项全新变形测量新技术首次在沪通长江大桥应用,有效保证了大桥建设的精准性。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江苏南通和张家港段,连接北岸南通市和南岸张家港市。沪通长江大桥创造桥梁史多项世界之最: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世界上首座跨度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桥梁、世界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
由于沪通长江大桥首次在超大跨径斜拉桥中采用塔梁同步施工工艺,这对大桥的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考虑到结构变形的时效性,测量数据需要实时获取,传统的人工观测、人工记录难以满足施工要求。要保证主塔和主梁的同步施工,必须解决主塔的实时精确定位问题。承担塔梁同步施工过程中桥塔变形实时监测项目的长安大学教授赵煜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变形测量新技术——通过在主塔承台布置两套变形实时测量系统,用于观测桥塔顺桥向、横桥向变形、扭转变形,实现主塔位移的实时高精度测量。这套变形量测新技术首次在沪通长江大桥应用,可实现结构二维变形的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为沪通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桥塔变形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北梦原)近年来,在脱贫路上,河北张家口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利用科技、产业带动,通过就业岗位差异化工资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