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洪洋
“老伴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在和我商量,要无偿捐献角膜和能用的所有器官。”“为了让自己的角膜更好地帮助别人,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点保护角膜的眼药水……”72岁的赵迅女士,于不久前去世。在她生命垂危之际,她的老伴联系了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帮助她完成了捐献双眼角膜手续。
当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再继续,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让其延续,就像赵女士一样。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和温度,赵女士就是赋予生命宽度与温度的仁者。赵女士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在生命最后一刻,她还细心保护好自己将要捐献的角膜!
让爱延续,才是生命最美的样子。获得赵女士捐献的角膜而脱盲的20岁患者写道:“未曾谋面的您,就是我的亲人,亲爱的人!”“您的眼睛、生命,乃至精神,都会与我同在。我也会像您一样,无私地帮助需要我帮助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吧!”简单三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无偿捐献器官之多重意义。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常用“血浓于水”来形容血亲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无偿捐献器官的授受者来说,之间的关系何止血浓于水?一位失明者因得到眼角膜而第一次看清这个世界,一位肾衰竭者因得到器官移植而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无偿捐献器官对受惠者堪称有再造之功、再生之恩。
“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这句话出自一位接受器官移植者之口,别有一番意味。对捐献者来说,无偿捐献器官不仅标注了个人道德的新高度,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对社会而言,受惠者铭恩于心、还恩于行,无偿捐献器官就像一粒爱的种子,在传递中发芽、成长、结出硕果,美好着这个世界。
经过多年努力,一个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去世后无偿器官捐献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建立并稳步发展。我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已从2010年的0.03达到目前的4.53,年捐献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辉煌成绩离不开成千上万的无私奉献者,他们用这种方式告别这个世界,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未来,需要更多人像赵女士一样,加入捐献器官、挽救生命的行列。
新闻推荐
向一流精神专科迈进 一路辉煌一路歌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发展侧记
如今崭新的医院门诊楼1992年的医院大门建院初期的综合楼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