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人类影响气候 气候改变历史 ■陈华文

来源:西安日报 2019-11-02 06:19   https://www.yybnet.net/

气候改变世界著者:【美国】布莱恩·费根译者:黄中宪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气候发生着紧密联系,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众多的谚语,是古人对气候变化的形象总结。从统治阶层到黎民百姓,对天充满崇拜和敬仰,期望老天爷顺风顺水,给大地带来丰收。古人敬天,本质上是敬畏气候。

研究历史有多个切入点,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维度展开,也能从文化、艺术的侧面进行。研究历史,无非就是想了解过去的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脉络走向,从而对现在、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当前,从气象、生态和环境的角度探索昨日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国内外不少学者付诸行动,出版了系列相关学术著作。其中,《气候改变世界》一书,从全球的宏观尺度,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人类社会对气候的作用,读来令人深思。

本书作者费根是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世界知名考古学家,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他长期围绕气候环境与人类历史从事研究,出版了20多部著作,除本书之外,还有《小冰河时代》《圣婴与文明兴衰:洪水、饥馑与帝王》《漫长的夏天:气候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等等。

《气候改变世界》从历史、生态、环境、文明四个视角,进行叠加式分析和叙事,若一个学者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没有勇气开展这种交叉性研究的。为了撰写本书,作者查阅了大量可靠的历史文献,叙述的触角覆盖了全球。当然,气候与人类历史的书写,其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关键障碍是古代气候记录是不完整的,零星地散布在各种文字中。

针对气候与文明的叙述,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撒胡椒面”,而是突出重点,针对世界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气候变迁进行破题。全书分为“历史上的大暖化”“暖化时期”“超级大旱时期”“水山的统治者”“黄河之水”等十三个篇章。每个篇章中,先感性地讲述历史上的气候事件,然后引经据典、用相关数据进行理性研究,最后亮明自己的态度。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农耕社会,气候变化直接决定了庄稼收成。风调雨顺的年辰,谷物丰收,人们丰衣足食,社会太平。而在暴雨成灾或者干旱的年份,农业种植就没有好运气了。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业发展,而农业又关乎人们的生存。所以,在古代社会里“靠天吃饭”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翻看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但凡在气候异常的年代,特别是北方严寒加剧的时候,游牧部落生存受到威胁,就会朝温润的南方“开拔”,寻找生存的出路。比如西方蛮族与古希腊罗马的战争、北方匈奴与汉朝的博弈,深深地影响世界历史走向。

笔者虽然不是“气候决定论”的主张者,但是对于气候影响、推动世界的发展持肯定态度。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崛起,和气候变化有着直接联系。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分别依仗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和长江而兴起,这些河流区域气候不错,雨量充足、水草肥美,辉煌的文明得以发展。然而,除了中国古代文明依然延续之外,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纷纷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无一例外就是气候越来越干燥、雨水严重不足,文明走向没落,无数城池成为废墟。当然,还有经济、战争等因素,可气候变化是主要“操盘手”,历史学界也对此形成共识。

那么,改变气候的原因何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前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为,人为的要素,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古代世界中富庶的国家,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同时对自然的索取也更加频繁:不断开垦新良田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为了修建房屋和生火做饭导致无数树木遭受砍伐。自然环境逐渐破坏后,气候开始变得越来越恶劣。这种恶性的气候循环,带来的破坏效应是巨大的。

《气候改变世界》一书中,作者探讨古代世界气候变化时,并没有忽略中国。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气候和环境之间的互动,都会给世界气候带来影响。第十二章“黄河之水”中,分析黄河流域气候与自然变迁的若干议题。书中认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朝代,过半的中国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而唐朝走向衰落,和气候变化有直接关联。书中指出,盛世唐朝,黄河流域由于树木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雨量的减少,农民收成递减,加上沉重的税赋,饥肠辘辘的农民揭竿而起,这直接加剧了唐朝的分崩离析。历代以来,黄河的气候环境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些年来,科学保护黄河环境、恢复黄河生态,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只要持之以恒地在环境生态方面发力,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来一定会回归本来的样态。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气候发生着紧密联系,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众多的谚语,是古人对气候变化的形象总结。从统治阶层到黎民百姓,对天充满崇拜和敬仰,期望老天爷顺风顺水,给大地带来丰收。笔者认为,古人敬天,本质上是敬畏气候。

伴随着科技的跃升,现在对于气候变化的各种数值做到了精确统计和分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懈怠自然、藐视气候。我们不善待环境和气候,那么在严重的气候灾难面前,我们依然束手无策。所以说,爱自然、关注气候,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本书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人类尽管不能决定气候变化,但是人类能影响气候变化。若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则对人类繁衍和文明发展有利,反之,酿造的苦果由人类自身买单。

新闻推荐

超五成受访者 担心学校减负会让孩子成绩变差

近日,网上有很多南京家长反映,南京掀起了减负运动的新一轮热潮。除了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外,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爱让生活更美好2019-11-02 02:52
评论:(人类影响气候 气候改变历史 ■陈华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