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 25年 (公元1899年),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注意到一些龟甲上有雕刻的痕迹,尘封数千年的甲骨文从此正式进入人们视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是一个文明符号,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近5个世纪。
笔者在一块名为“王令众人协田”的刻辞牛骨注解中看到,刻辞大意为“商王命令众人进行协田活动,并卜问能否丰收”。 “这说明中国跟古罗马的社会性质完全不一样”,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解释道:“罗马是奴隶社会,中国当时是一个宗法社会,基本劳动生产者是‘众人’,即公民。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振豪表示,甲骨文中还有很多奥秘可以去研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性格特点有时无法用文字直接表述,只能意会,慢慢地悟。 ” 李司坤
新闻推荐
高分七号卫星成功发射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