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舒婷胡青媛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周王镇绿宝村村“两委"班子立即到岗到位,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到抗击疫情战斗中,党员、村民代表和民兵主动报名,通过统筹各方人员,先后组建了党员先锋队、民兵巡逻队和巾帼服务队,在第一时间投入到防控疫情第一线,全方位打好战“疫"。
党员先锋守前线
交通卡点是防控肺炎的第一线,至关重要。本次肺炎疫情爆发正处于春节期间,为达到充分隔离的效果,该村10余名党员主动请缨,纷纷冲在最前头喊道:“不求回报,守好绿宝最前线。"
“您好!请停车!从哪里来?是哪里人?这边需要您做个登记。"每天早上7点钟,75岁老党员章嗣友准时在胡家涝卡点负责车辆和人员进出的信息登记工作。
自疫情发生的一个多月来,章嗣友主动报名,积极参与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每天7点上班,下午5点交班,风雨无阻,他准时来卡点值守。用他的一句话说,“国家有难了,我们老党员也要发一份余热,尽一份热心。"
绿宝村村部成立了村党总支党员先锋队,全村共设置了山岗、胡家涝、西湾和井村4个交通卡点。在交通卡点值守的不仅仅有章嗣友,还有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守护卡点的孙旺根、务工返乡保卫家乡党员宋邦武和聂华荣、勇于担当的党员滕永宏和章立清……是他们的带头坚守,全村3300人的平安和健康才有了保障。有力地夯实了基层一线防控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兵民巡逻聚民心
1月27日上午,绿宝村基干民兵陈民贵、杨华等9人迅速集结到村,他们着装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响亮,随着集结号的吹响,“民兵团体"开始了绿宝村下辖村民组分片巡逻工作。
“不扎堆、不聚集、不出门、请自觉……"身着民兵服、头戴白口罩、手提大喇叭,从村头到村尾,从田间到地头,每天,民兵们用大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出这样的口号,这是他们巡逻时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群队伍中,身高1米6的曾宪芳,站在一堆大老爷们中,显得更加娇小柔弱。作为队中少有的女队员,她从不喊苦也不喊累,扛起队旗走在最前方,从不落队。
曾宪芳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的才只有三岁。“我每天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下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曾宪芳不能像其他的妈妈那样可以陪伴在孩子左右。巡逻的路上,曾宪芳只能通过远程教育协助大儿子完成作业。
把口号喊在前头,把政策宣传到家家户户,不厌其烦安抚群众焦虑情绪,坚决打击聚众赌博……民兵基干巡逻队身影总是出现在村头巷尾,村民玩笑称巡逻队是“扫兴"的护村人,同时,大家也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感谢他们的守护。
巾帼服务显真情
“36.1℃,体温正常,但现在还是不能出门啊!"2月13日上午,天空中还飘着小雨,绿宝村村卫生室医生周兴秀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提着医药箱来到该村嵇村组李容霞家中,为她和家人测量体温。
李容霞是10号从南京返乡的人员,所以,在李容霞隔离期间,周兴秀每天都要和村干部一起过来给他们量体温、做记录。
“现阶段对务工返乡人员的体温监测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每天早上,周兴秀都要骑上十几分钟的电瓶车去村卫生室,7点钟准时和村干部下乡。从正月初一下午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至今,周兴秀没有休息过一天.
“虽然现阶段辛苦一点,但只要能保证村上村民们的安全,就无怨无悔。我们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疫情防控中,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周兴秀说道。
在抗击疫情这场狙击战中,像周兴秀这样时刻把村民安全放心上的还有陈卫红、陈依萍、陈增洪等一批批新时代女性。从村卫生室医生到村卫生专干,从妇联干部到志愿者,她们组成了一支巾帼服务队。每天,在没有更多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配合村里做好协助入户排查、居家隔离、走访慰问及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疫情无情,人有情。即便在工作很忙的状态下,巾帼服务队的成员们还挂念在最前线卡点值守的人员,每人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水果、八宝粥和热水。
面对疫情,绿宝村三支队伍迅速集结,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他们有序开展巡逻,用实际行动保护村民平安,他们始终奔走在一线,守护村民生命安全。一切都是因为信念,大家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新闻推荐
迎检大战贴标语、鼓劲式会议、防控工作作秀留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为关键和紧张的阶段,但是部分地方在具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