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大丰 通讯员杨丁香)“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3月12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新大山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如美高兴地说。针对疫情影响下,农民外出“打工慌”和本地高新区企业“用工荒”,江华出台系列措施让“高新区”成为吸引劳动力留下来的“高薪区”。
“春节放假回家近两个月,因为疫情天天宅在家里,没有事做,没有收入。”唐如美说,镇里包车让他们来高新区面试,他和妻子都通过了面试,当场就跟江华高新区的一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2月24日以来,江华每天都组织因为疫情留在家的劳动力到高新区各家企业参观,开展露天面试,现场对接企业用工需求。
企业也因此受益。华讯电子董事长李冬梅表示,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解决了招工难问题,企业很顺利地实现了复工复产。
据悉,江华是去年才“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湘西湘南承接产业转移重点示范区,近年引进规模企业108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创建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吸纳就业1万多人。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该县部分农民工特别是贫困户农民工返岗困难,而高新区里有很多企业也因为疫情面临用工荒,复工复产难度增加。
为此,江华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高新区成为本地劳动力的高薪区”。对2月底以前到园区企业或者到乡镇扶贫车间连续上班3个月以上的员工给予3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2月至6月,免征全县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月至4月,减半征收大型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这些政策举措调动了企业招收本地工的积极性,也打动了在家里“慌”着的农民工。截至3月12日,江华高新区144家园区企业复工135家,复工率94%,返岗人员13516人,新入职人员1647人。
新闻推荐
阅读全文请扫码“工人日报e网评”近日,湖北武汉一社区被曝光用环卫车运输居民购买的平价肉,相关单位对此解释为“工作失误...